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小说屋 > 现代都市 >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全集小说推荐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全集小说推荐

天官青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现已上架,主角是卫仲道刘琦,作者“天官青龙”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伯瑜的能力和眼界,曹操佩服。你说得很好,莫问前程,凭本心做事。”“我再敬你一杯。”曹操情绪有些不怎么好。提到朝政,提到朝堂的格局,他的情绪就低落。又是一杯酒下肚,曹操站起身,掷地有声道:“原本我有些迟疑,是否要离开洛阳。现在我决定了,立刻离开洛阳寻觅机会。董卓虽然盯着我,却难不倒我。”曹操向蔡邕和刘表行礼后,再看向......

主角:卫仲道刘琦   更新:2024-06-11 08: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卫仲道刘琦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天官青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现已上架,主角是卫仲道刘琦,作者“天官青龙”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伯瑜的能力和眼界,曹操佩服。你说得很好,莫问前程,凭本心做事。”“我再敬你一杯。”曹操情绪有些不怎么好。提到朝政,提到朝堂的格局,他的情绪就低落。又是一杯酒下肚,曹操站起身,掷地有声道:“原本我有些迟疑,是否要离开洛阳。现在我决定了,立刻离开洛阳寻觅机会。董卓虽然盯着我,却难不倒我。”曹操向蔡邕和刘表行礼后,再看向......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刘琦微笑道:“曹校尉,我家中也只剩一坛酒。不过曹校尉喜欢,我做主送给你了。”

曹操这人很厉害。

和曹操结一个善缘是可行的。

虽说曹操算是阉宦出身,可是曹操的背景很硬,家族也很强。关键是曹操和诸多大族子弟的关系都不错。

刘琦是汉室宗亲,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和人家差了很多。

曹操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激动道:“贤侄,多谢了。”

作为爱酒之人,曹操无酒不欢。

这酒太好了。

刘琦摇头道:“曹校尉客气,区区一坛酒而已。”

蔡邕看到刘琦的酒得到曹操赞赏,心中也欢喜,连忙招呼饮酒,一边饮酒一边聊天。

唯一的区别,是刘琦带来的酒不像米酒,可以大口大口的喝。刘琦的酒更纯更烈,要小口小口的饮酒。

恰是如此,也更有感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目光落在刘琦身上,沉声说道:“贤侄诗文双绝,智慧不凡,必然有独特的见地。你觉得当今天下,还能好吗?”

蔡邕神情期待,笑道:“伯瑜,都是自己人,不必藏拙,尽管说。”

刘表也点了点头。

“好不了!”

刘琦直接了当的回答。

曹操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身子微微前倾,好奇道:“理由呢?”

刘琦不卑不亢的说道:“很简单的道理,黄巾之乱后,天下贼匪肆虐,苛捐杂税无数,百姓民不聊生,大汉朝的根基已经动摇。”

“地方上,州牧掌握军政,大权独揽,割据一方。”

“朝廷中,皇帝被废,新皇形如傀儡,毫无实权,且朝不保夕,随时可能再一次被废掉。”

“掌权的董卓,听说他掌权后,没有夙兴夜寐的办公,反倒是彻夜在宫中折腾,欺凌宫女后妃。”

刘琦说道:“这能好吗?”

曹操捋着胡须,赞叹道:“大汉局势的剖析,我听很多人议论过。可是,贤侄的分析最直接最简单,说得好。”

“此话当畅饮一杯。”

“伯瑜,曹某敬你。”

曹操罕见收起了贤侄的称呼,以刘琦的表字称呼。

这是对刘琦的认可和尊敬。

刘琦端起酒杯回敬,微笑道:“曹校尉过奖,我只是瞎说,不值一提。”

曹操却是摇头。

一个瞎说的人,懂得从朝廷皇帝、地方百姓、朝中当权者三方的角度去分析吗?

刘琦必然胸有韬略。

曹操一口酒下肚,有些激动,进一步说道:“伯瑜认为要改变局势,再次中兴大汉,应该怎么办呢?”

虽然曹操已经三十开外,却热血依旧,还想着中兴大汉。

袁绍和袁术兄弟不一样,两人一开始就野心勃勃。曹操的野心是随着权势一步步的增大,最后他本身就代表了利益集团,想退都不可能退让。

刘琦心中想说现在的局势,只能是推翻大汉,再造一个乾坤。

只是这话不能说。

说了就是大逆不道。

刘琦微微一笑,郑重道:“曹校尉,其实要中兴也很容易。”

曹操迫切问道:“怎么中兴?”

刘琦说道:“再一次重现霍光秉政的迹象,诚然霍光死后,霍家的下场很惨。可是,霍光稳住了大汉颓势,使得武帝末年的乱象纷纷纠正。再有一个霍光式的强权人物,讨伐不臣,稳定地方,扶持天资,就能重塑天下格局。”

曹操沉默了下来。

刘琦的建议,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很难操作。

曹操摇头道:“伯瑜,你的想法太天真。州牧各自割据,谁愿意听从指挥呢?而且,霍光是汉武帝留下的辅臣,有合法的身份。搁在现在,是拳头大就有话语权,没有人合理合法。”

刘琦问道:“难道因为困难,曹校尉就怕了吗?”

“当然不可能!”

曹操眼神火热,毫不犹豫道:“纵然有刀山火海,我曹操也愿意涤荡乱象,稳定局势。天下乱了,正是英雄奋起,重塑大汉的机会。”

刘琦赞叹道:“所以,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凭本心做事,莫问前程。”

“好一个莫问前程。”

曹操看刘琦的眼神,多了些钦佩,感慨道:“伯瑜的能力和眼界,曹操佩服。你说得很好,莫问前程,凭本心做事。”

“我再敬你一杯。”

曹操情绪有些不怎么好。

提到朝政,提到朝堂的格局,他的情绪就低落。

又是一杯酒下肚,曹操站起身,掷地有声道:“原本我有些迟疑,是否要离开洛阳。现在我决定了,立刻离开洛阳寻觅机会。董卓虽然盯着我,却难不倒我。”

曹操向蔡邕和刘表行礼后,再看向刘琦,说道:“伯瑜,离别之际,我说句心里话。洛阳是泥沼,是是非之地,能离开就抓紧时间。”

刘琦道:“曹校尉的提醒,在下谨记。”

曹操是乐观派,脸上又浮现出笑容,再一次道:“伯瑜诗文双绝,今天我要改名换姓,乔装离开洛阳。离别之际,可否赠我一首诗?”

诗文一道,曹操造诣也很高。

可是刘琦的一首《菊花》,让曹操无比的喜爱,他觉得刘琦诗句气魄宏大。

这是有抱负的人。

刘琦看着曹操期待的模样,没有拒绝,说道:“曹校尉此去,天下起干戈,风云再起。我赠曹校尉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曹操眼神明亮,赞叹刘琦的聪明。

刘琦说了句天下起干戈,明显洞悉了他要离开洛阳的意图。只是刘琦赠送的两句诗,曹操更是觉得大快人心,

曹操向刘琦行了一礼,高声道:“刘君,保重了。”

他转过身,大步离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好,好……”

曹操豪迈的声音,回荡大厅。

刘琦看着曹操离去,眼神反而更期待。按照历史发展,曹操逃离洛阳后起兵,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接下来孙坚就要杀荆州刺史王睿了。

他去荆州的时间也快了。

曹操离去后,酒宴没一会儿就结束。毕竟,蔡邕和刘表都上了年纪,不胜酒力。刘琦让人喊来蔡琰,和蔡琰一起安置了蔡邕,两人你侬我侬一番,刘琦就带着刘表告辞回家。

刘琦回到家中,让人搀扶刘表去休息,心中思考今天要安排的事情。

曹操离开,诸侯讨董近在咫尺。

时间很紧张了。

必须抓紧时间布局。

刘琦心中思考着,组建私兵要安排,但最迫切的是谋臣,有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刘琦思考着,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贾诩!

目前,贾诩就在洛阳城。

最重要的一点,贾诩现在是讨虏校尉,有名无实,名声不显,拉拢贾诩是有机会的。

刘琦想清楚,就喊来府上的亲随,让亲随去打探贾诩的消息。


刘琦安排人去打探消息,心中想着怎么说服贾诩归顺的事。

面对黄忠,可以施恩。

面对贾诩施恩没用,因为对方是最顶尖的一批智者。这样的人,想简单的让他归顺,不是轻松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人,必须出其不意。

得有惊人言论。

刘琦在家中思考的时候,刚吃了午饭不久,随从回来禀报,说打探到了贾诩住宅的消息。

贾诩目前,住在洛阳西城。

住宅很普通。

刘琦来到贾诩的住宅外,上前敲响房门。不一会儿,房门打开,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走出来,问道:“你找谁?”

刘琦微笑道:“在下刘琦,大汉鲁恭王之后,特来拜见贾先生。”

“等着。”

青年转身回去通报。

刘琦等了一会儿,青年就出来,朝刘琦点了点头,领着刘琦进入。

刘琦走进大厅的瞬间,就看到坐在上方,身穿黑色衣袍,国字脸,短胡须的贾诩。贾诩四十多岁,相貌儒雅,一双眸子深邃睿智,仿佛要看透人心一样。

刘琦神色不卑不亢,拱手道:“在下刘琦,见过贾先生。”

贾诩摆手道:“刘公子,请坐。”

他话锋一转,开口道:“刘公子诗文双绝,文采飞扬,怎么有空闲,来拜访我这样的小人物?”

刘琦一副惊讶模样,惊喜道:“贾先生也知道我吗?”

贾诩笑说道:“昨天下午,蔡邕回到洛阳后,就大力宣传刘公子,说刘公子诗文无双,当世少有敌手。时至今日,恐怕洛阳城内,许多人都知道刘公子诗文上的造诣。”

刘琦心中感慨。

这就是岳父有影响力的好处。

换做其他人,想帮他扬名很难,因为不会有人认可。蔡邕的身份不一样,以蔡邕的名望和地位宣传一番,刘琦的名声蹭蹭的上涨。

最重要的一点,但凡和蔡邕有点关系的名士大儒,对刘琦的态度会不一样。

这是人脉和背景的好处。

刘琦谦虚道:“诗文小道,不值一提。相反,贾先生这样胸藏韬略,有定国安邦之能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才。我来拜见贾先生,是希望贾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贾诩审视着刘琦,轻笑两声。

似乎笑刘琦不自量力。

贾诩反问道:“如果在下所料不错,你刘琦一介白衣,好歹我是破虏校尉,也是做官的人,如何助你?”

刘琦神色如常,笑说道:“贾先生是智者,必然知道一个道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事情不考虑长远,必有灾殃。”

贾诩眼中掠过一道精光。

刘琦的话有道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这是智者才有的判断。

贾诩隐藏了想法,继续问道:“刘公子的意思是,我现在不改变,必有灾殃?可是董相掌握大权,天下尽在掌中,我跟着董相在洛阳,享受着荣华富贵,不好吗?”

刘琦知道是贾诩的考验。

贾诩,不可能不懂。

刘琦不卑不亢的道:“如果董相进入洛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戒骄戒躁,或许是不错的。”

“可惜,董相到了洛阳后,为了立威,采取极端手段,羞辱天子,夜宿宫中,更暴虐的杀死朝臣,还纵容士兵劫掠百姓。”

“这是取死之道。”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古鉴今。董相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认为董相的西凉军,能暂时称雄一时,长久必定败亡。”

刘琦神色自信,掷地有声道:“董相的麾下,不是贾先生的立足之地。”

贾诩眼神震惊,坐直身体。

他再也没了小觑。

刘琦的确年轻,可是刘琦的思维非常敏捷,言辞更是一针见血。他也觉得董卓变化太大,进入洛阳后仿佛变了个人一样,肆意的享乐,暴虐无比。

董卓要提拔他,却被贾诩拒绝。

所以,他目前只是一个小小校尉,名声不显。

贾诩审视着刘琦,多了认真,进一步道:“既然刘公子说,洛阳无法立足,你认为该怎么立足呢?”

刘琦说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这话搁在我们身上也一样。”

“洛阳是波云诡谲之地,无法立足。外放为官,立足地方是最好的选择。搁在贾先生的身上,对外依附,为天下诸侯效力,才是最合适的安排。”

刘琦认真问道:“贾先生觉得呢?”

贾诩思路敏捷,迅速道:“天下士人无数,可供人选也不多。袁绍有英雄气,现在去了冀州。冀州牧韩馥是袁家故吏,赢不了袁绍,会被袁绍夺取根基。”

“曹操有枭雄气,虽然底蕴不足,比不了袁绍,也必然会崛起。”

“另外,袁术作为袁家嫡脉,必然显赫。除此种种,还有益州刘焉、徐州陶谦、幽州刘虞,这么多人,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为一介布衣的你效力呢?”

贾诩直接质问。

他盯着刘琦的目光锐利,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不像先前温文尔雅。

刘琦依旧不慌不忙,自信从容,笑着道:“第一,贾先生的才华,是锥处囊中,还没有显露,没有多少人知晓。”

“第二,贾先生是凉州人,不论是袁绍,亦或是曹操,暂时来说,都会排斥你,认为你是董卓一系的人。你去投奔,他们会认为你是董卓安排的暗桩,无法得到信任。”

“第三,贾先生和中原士人相比,不是中原士人出身,不论袁绍,亦或是袁术等人,都会首先用中原的士子,这是人之常理。”

刘琦说道:“贾先生空有一身才学,却无法施展抱负。”

贾诩更是震惊。

他之前不知道刘琦,因为蔡邕的宣传,才知道了有这么个人。

作诗挺不错的。

可是,贾诩认为止步于此。如今看来,刘琦目光不凡,很有城府,否则说不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刘琦不简单!

贾诩迅速的思考一番,依旧没有答应,因为他做事很谨慎。

沉默片刻,贾诩继续道:“刘公子的分析,有几分道理。可是回到刚才的话题,你说重耳在外而安。刘公子打算选择哪一地,或者令尊要选择哪里立足呢?”

刘琦精神振奋,心中激动。

贾诩没有直接拒绝他的邀请,而是问他的目标是哪里,意味着贾诩已经心动。

他的机会来了。

有了挖董卓墙脚的机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