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浓周玄绎的其他类型小说《寡妇娇又魅,入主东宫,摘后位!姜浓周玄绎》,由网络作家“鹭十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浓是生了孩子,却总共只体会过那一回。是何情景,她是不记得了。和沈世轩虽是夫妻,可到底没做过真正的夫妻之事。得知了真相后,她才回忆起来,那新婚洞房夜里,沈世轩试探地问她可是知道如何行夫妻之事,可是看过什么成亲的书......她直言不讳,说是有一本,还未曾来得及看,母亲让她在新婚夜里与夫君一同观摩。那沈世轩便是顺手收了她嫁妆中的书,握住她的手,道:为夫是会的,无须什么书......谁曾想,是满嘴的胡话,假话。她从未有一日舒坦的。沈世轩最会做的就是摇床。可眼前的男子。天底下最为尊贵的郎君。她贪图富贵荣华,与他干了夫妻之事。而如今,她成了他院内一位妾。从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做谁的妾......如今,是她求着做的。在东宫这些时日,她原以为太...
《寡妇娇又魅,入主东宫,摘后位!姜浓周玄绎》精彩片段
姜浓是生了孩子,却总共只体会过那一回。
是何情景,她是不记得了。
和沈世轩虽是夫妻,可到底没做过真正的夫妻之事。
得知了真相后,她才回忆起来,那新婚洞房夜里,沈世轩试探地问她可是知道如何行夫妻之事,可是看过什么成亲的书......她直言不讳,说是有一本,还未曾来得及看,母亲让她在新婚夜里与夫君一同观摩。
那沈世轩便是顺手收了她嫁妆中的书,握住她的手,道:为夫是会的,无须什么书......
谁曾想,是满嘴的胡话,假话。
她从未有一日舒坦的。
沈世轩最会做的就是摇床。
可眼前的男子。
天底下最为尊贵的郎君。
她贪图富贵荣华,与他干了夫妻之事。
而如今,她成了他院内一位妾。
从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做谁的妾......
如今,是她求着做的。
在东宫这些时日,她原以为太子许是不过比沈世轩强了些,怕是如同她前段时期所看的书册子一般说的——好些读书人无甚精力。
太子是读书人。
来了一月,也是不见太子宠幸什么人。
想来,太子就和书上所说的那些无甚精力的书呆子一般,片刻就好了,她也就能歇息了,
谁曾想!
太子和那个锦绣楼的男子一般,都不是怜香惜玉的主。
便是会折磨她这般柔弱的。
不过她总觉得,夜里他慌乱得很,不似她想的那样身经百战。
“备了吃食,你起来吃些,等会儿就去瑶尘轩。”男人背着身子忽然又一句话,倒是比着同宫女说得要缓和些。
不过他这句话刚是说完,就是掀开了层层遮掩的帘子,离开了。
太子离开后,外头的几个伺候的宫女就是弯曲着身子走了过来。
来到了床榻前,跪得满地。
“奴婢贺喜姜良娣......”
几人又同她说了贺喜的话,一字排开,帮着已然起身,坐在一旁镜前的姜浓收拾打扮。
这几个宫女都是极为听话的。
是比姜茹院内的一些个常常受训的还要听话老实些。
个个低着头,无事可做,也是只敢低着头。
没有一个敢出头,多说一个字的。
是规矩得很。
由人侍奉着吃了些东西,姜浓是适应了些。
也是觉得还是做主子有人伺候的好处。
这一个月来。
身边一个帮衬她的都是没有,吃食也都是能填饱肚子的,更别提有人帮她洗衣穿衣打扮了。
也是幸好,她不是个蠢笨的,知道如何绾发。
虽不会复杂的,可一些简单也是轻而易举。
姜浓做事不快,到了太子所说的瑶尘轩的时候,日头都是往西倾斜了。
不过瑶尘轩距离太子所住玄德殿不甚太远。
她由一个小公公领着,到了太子赏的住处。
进了院子,就是几株正开着花沿着墙的蔷薇,皆是浅色不大不小的花骨朵,沿着墙攀岩,衬着带刺的绿叶,让人忍不住站在墙处多看上几眼。
这院子大小自然不如太子和太子妃的院子。
可胜在精巧。
许是有人专门打理了。
丝毫不杂乱。
整个院子干净得很,屋内也是被人好生收拾了。
她在太子妃院内住的那个阴暗潮湿的小屋子自然是无法比较的。
刚走进屋。
院内就来了两个婢女。
纷纷跪在了她的跟前。
叫着良娣。
姜浓自然也清楚这两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就是安排过来伺候她的。
她顺势坐在了主座,询问了两个丫头的姓名。
一个穿着丹青衫的宫女先是叩首:“回禀良娣,奴婢祖籍在云州罗河镇......名唤青秀。”
另一个小些的,是个紧张怕事的,说话都是连说了好几个字:“奴婢,腊月......”
姜浓并不是个爱赐名的主子,也不论是谁给她们起的名字,她们叫什么,说的什么名,便是叫什么。
正是想赏赐些什么。
却是发现她宫外带来傍身的东西都还在太子妃宫内她住的小屋子里头。
想着命人去拿。
就是听到外头传来了声响。
只是一声,她就听出了是谁。
是姜茹身边伺候得力的常嬷嬷。
那常嬷嬷手里拿着个包袱,后头跟着的两个丫头同样也端着箱子。
一人一个箱子。
常嬷嬷手中的包袱是她的,她自然识得。
两个箱子其中一个她也识得。
都是她的。
只见常嬷嬷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行了个礼:“四姑娘......瞧老奴,都是喊错了,当是叫娘子为良娣。”
“咱太子妃娘娘专门让老奴来一趟恭贺,顺道是把这些良娣落在院里的东西收拾了出来......咱太子妃娘娘心中也是挂念良娣,便是想请良娣去吃茶,说些知心话。”
常嬷嬷说着,眼睛都是在笑,还靠近了些,道:“良娣可是和这东宫的女子不同,良娣是太子妃的嫡亲妹妹,尊贵无比,从前在未出阁前,情谊自是不用说。”
姜浓:“常嬷嬷,我和二姐姐的情谊自然和旁人不同,她是我的亲姐姐。”
常嬷嬷:“良娣知道就好,可千万别被什么人,什么话蒙蔽了去,丢了姐妹情谊,看咱太子妃娘娘多挂念你,刚听说你来了这瑶尘轩,就是让老奴给你送好东西来了。”
常嬷嬷说着,就是让后头一个抱着不眼熟匣子的宫女上前来,接过了那匣子,在姜浓跟前撑开,露出了里头的首饰琳琅珠碎,低声道:“这些可都是娘娘平日里最喜爱之物,若非是良娣你,娘娘的嫡亲妹妹,她自是不乐意送出去的。”
姜浓垂眸望向着满满一匣子的珠碎,伸手捻起了一个镶嵌了东珠的簪子,笑得也越发的真切。
“我就知姐姐最是疼爱我,常嬷嬷代我谢过姐姐。”
常嬷嬷最是爱笑,如今笑得比昨日更欢:“姐妹之间,无须这些俗礼......咱太子妃娘娘正在院里头等你吃过去吃茶呢。”
姜浓:“嬷嬷先回去,我收拾一番便就去。”
常嬷嬷听了姜浓的话,便是放下了东西,满意地带着两个丫头离开了。
姜浓则是撑开了常嬷嬷送来的包袱,见东西未少,她才不急不慢地起身,叫身边的两个丫头跟着一起,去往太子妃所住的院子。
两个月前,姜浓生了个儿子。
儿子的父亲是谁,姜浓不知。
总之,不是她如今的夫君。
而她的夫君,沈家大郎,此刻正僵直地躺在床榻上,日日被人灌着汤药,吊着性命。
不知几时能好。
......
今日忠义伯府家主大寿。
往来也热闹。
此刻的姜浓,既没在夫君身边照看,也没去前头祝寿热闹,而是搂着襁褓中的孩子坐在榻上,嘴角弯弯,媚态横生的双目,向上微微卷曲,睫毛如羽。
外头有几个丫头在闲谈。
“这沈家大郎,怎娶了个这样的,连着夫君重病都是丝毫不理的......”
“可不就是,她是一次汤药都没有伺候过。”
“如今还笑得出来,那心是石头雕琢得不成?
“听说沈家大郎最宠爱她,院内连个同房丫头都不曾有。”
“听说,那孩子恐怕也不是......”
......
屋外众人之言,姜浓听得清清楚楚。
许是这段时日她听惯了这样的话,如今再多听几句,便是不会放在心上。
含着笑,姜浓看着她十月怀胎生的小团儿,如今正是吃过奶,精神地睁着圆滚滚的眼睛瞧她,肉嘟嘟的小手拽着她的手,咿呀地笑着,儿子笑,她自然也笑。
无人疼爱她的小团儿,她自然是要多疼一疼他的。
她可不想在那满是苦药味,缭绕熏鼻的屋子里多待上一刻。
对着瘦骨嶙峋,只会算计她的夫君,姜浓也是真流不下一滴真情实意的泪来。
她与那床上躺着的沈世轩,是在她及笄后由着两家定的亲,不到十六岁就嫁到了他家。
父亲母亲说沈世轩是个好的,可托付终身,她便是老实嫁了过来。
嫁过来后,她才知道,沈世轩并非如她母亲姐姐说的那般好,更不是什么如意好郎君。
她实在是命不好......
“娘子,夫人请你过去......”外头传来声响。
姜浓秀眉轻颦,唇抿着,望向了声音传来的一侧。
“是大爷要见你。”外头那丫头又道。
这人口中的大爷就是她的病重夫君。
姜浓眸子微暗,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笑呵呵露着粉嫩牙床的儿子,轻轻点了一下他的额头,就放手把小团儿递给了身侧的心腹丫头。
只说叫她在此处照看,寸步不离,她便跟着那赶来的传话叫她的丫头,去到了那紧闭着窗门的阴暗屋子。
刚一靠近就能嗅到难闻气息的屋子。
捏紧了帕子,姜浓迎着众多人的目光,缓步来到了床榻前。
只见床榻上僵躺着一骨瘦如柴的男子,双目涣散,或许是床榻阴暗,又没有开窗的缘故,他脸上的骨头越发突出,还有几分瘆人。
总之姜浓往后不着痕迹地退了一步。
垂下头,蹲在了床榻一侧,避开了有些润湿的被褥处,轻轻低唤了一句:“夫君,母亲。”
因着她垂着头,自然没看到他人的脸色,只是听到了婆母毫不掩饰冷哼的一声。
这般情景,自从她怀了小团儿,早就习惯了的。
并未在意。
她只想叫床榻上的沈世轩有话尽快说,她听了好快快离开,好照看她的小团儿,小团儿如今离不开她,身边多是不尽心的人,她自是不放心的。
小团儿不是沈世轩的子嗣。
是哪个人的儿子她不知,总之,不是沈世轩的。
沈世轩不能让她生儿子。
为了掩饰他自身的恶疾,便骗了她,寻了旁人帮他生。
沈世轩的确费尽万般心思让她怀上了孩子,可待她真的怀上了,他就病了,她怀了多少日的身孕,沈世轩就在这床榻上躺了多少日。
到她生下了小团儿,沈世轩就越发病重了。
日日看大夫。
一日有半日都在昏厥。
这屋内,更是死气沉沉的,憋得人喘不过气来。
没等姜浓开口说第二句,床榻上久不见开口的男子,出了声,那声音似一双铜剑刺啦对战划过,让人听得想躲远些。
“母亲,儿想,单独和浓儿说几句话。”
浓儿说的自然就是姜浓。
坐在床榻一侧,用帕子擦着苍白脸上的泪的伯夫人,泪流淌得越发汹涌,扶着床栏站起身,狠狠地瞥了一眼姜浓,还是遵从儿子的意思叫着身边伺候的下人一同离开了。
很快,阴暗的房屋内,只剩下夫妻二人。
一时间,静谧得连人微薄的呼吸声都能听到。
“浓儿。”沈世轩先开口,打破了沉闷屋内的怪异。
姜浓抬眸看了沈世轩一眼,眼中一片清明,和婆母伯夫人苍白伤心极了的脸全然不同,娇艳的面上淡然而又带着一丝清冷。
沈世轩眼中闪过悲痛的神色,紧紧地盯着面前绝色的女子,抬起深重的手试图拉住姜浓一片衣角。
姜浓眼瞧着他抓住了那衣角,并未动弹,可那眉目却是微颦。
沈世轩眸中神色越发凄凉:“是我,对不起你。”
姜浓直直地看着沈世轩,并未反驳,只是听着沈世轩自顾自地说。
“那,那孩子,也是我的子嗣,我自也希望他能平安长大。”
沈世轩说着,泪水划过惨白的脸颊,满目悲伤,渗透着哀求:“夫妻多年,我求你,不要向外人透露......透露分毫,这辈子,我被那病折磨得毁去半生了。”
“若是透露给了旁人,那孩子身世也会被世人猜测,你更是也会被人唾弃。”
“就算我求你......”
姜浓抿着红润的唇角,皱眉,扯开了被沈世轩拉着的衣角,直勾勾地看着沈世轩,细碎而清亮的声音询问:“那个男人是谁?”
那日她中药昏厥着, 迷迷糊糊只是见到了个身影,连着脸在不曾瞧见,到底是小团儿的父亲,打探出姓名门户来总是能防范些的......
姜茹的动作当即顿住,脸色也变得阴沉的些,不过还是仰着头,看着镜子中,扯着唇道,不去说话。
常嬷嬷头上都是冒了汗:“娘娘,老奴知道你的苦,可到底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你且忍一忍,待到咱房内有个孩子了,娘娘你就能坐稳这太子妃的位置。”
簪子落在手里,握紧渗出了血色,镜中的脸越发的狰狞:“你去安排。”
常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娘娘也放宽心,不过就是以色侍人的玩意儿,太子恐怕也瞧不上,就是真得了运道被太子瞧上了,也越不过娘娘去,到时候生了孩子,老奴为娘娘处理了就是,必不会叫娘娘身上落了灰。”
太子妃姜茹松开了手,低头道:“我知的。”
......
天刚沉,月色有云遮掩,变得朦胧几分。
太子周玄绎在太子妃院落顿足。
见伏在身前颤动身子的众人,还是大步走了过去。
“参见太子。”
太子妃院内的伺候下人纷纷下跪,太子妃上前也行了礼,温顺地侧身,微微靠近仰头,眸中满是抑制不住的爱慕之意,她温顺道:“殿下,可用膳了?”
太子周玄绎低头,瞥了太子妃一眼,看向那桌上的精致佳肴,眉头一皱,还是冷漠地开口:“用膳吧。”
姜茹当即脸色一喜,面颊跟着都多了两面红润,跟在太子身后,寻到了一侧坐下,不敢多动弹半分。
如今的情景,无人觉得有何异样。
太子就是这样的冷性子。
不喜人吵,更不喜用饭之时,有人随意动弹,就是说话,也是不喜的。
靠得太近,太子怕是会动怒。
因着,如今情景,众人只觉得很是平常、
太子向来如此。
见太子动了筷,太子妃才是拿起筷子,每一样太子用过的膳食,太子妃都是不能动的。
太子爱洁。
若是那膳食被人碰了,他是丝毫不会再碰。
这是东宫上下皆知的事。
太子妃姜茹小心翼翼地打量周玄绎。
见他是快用尽了,才是轻声开口。
“殿下,还有三道菜,是民间的烩菜,今日我专程叫厨子做了,让殿下尝尝。”
太子周玄绎面色清冷地看着太子妃姜茹,眸子沉得叫人不敢再看第二眼。
姜茹脸色当即就是一白,可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快,命,命人把菜呈上来。”
很快就见三道身影依次款款走来。
各有不同。
第一个娇小生动,模样娇艳,眸子流转好奇地胡乱看着四处,看到太子之时,眼睛很是亮,眸光几乎是快要黏到太子爷身上了。
她手里端着的一盘精致的青笋爆鸡丁。
到了跟前,就是娇柔地唤了一声:“参见太子,太子妃......”
许是她看太子的神情过于专注,竟是忘了呈上手中的佳肴。
还是旁边的常嬷嬷掐了她一下。
她才着急忙慌把菜放到了桌上,颤抖着身子退下。
第二个过来呈菜的冯柔,她的身量高,几乎完全遮挡住了后头的女子。
许是得了前头的李香兰的经验,冯柔上前时,迅速了好些,虽还是和李香兰一样,悄悄打量偷看了太子爷好几眼,上菜的时候却没有含糊 ,还报了菜名,说了菜的由来和做法。
她的声音圆润好听,可显然并不是谁都是这样以为的。
“......喂了鸡汤,炖上半个时辰,用香菇切成丁,闷出味,再和着......”
冯柔话说了一半,就是被常嬷嬷拉了下去,常嬷嬷先是看了一眼面色越发冷冽的太子,随后恶狠狠地瞪了冯柔一眼,训斥道:“主子跟前,胡言乱语!活该掌嘴!”
那冯柔当即跪在了地上,颤抖着身子,被常嬷嬷拉了出去。
最后一道菜要上时,太子显然是丝毫没了耐心。
姜浓在后头只是望了一眼那紫袍尊贵的太子殿下,没看清他的脸,就是把头埋得深,快步来到了桌前,把菜承在了桌面上,往后退去。
一句话都未言语。
速度之快,那冯柔还没被拉下去,姜浓就是提前站到了旁边,一声不吭,头也不肯抬。
到底还是命重要......她如何瞧不出,太子妃和这位自始至终不曾开口的太子都不是好脾气的时候。
李香兰和冯柔已然是有些惹怒了贵人。
若她再出了头,恐怕还真的不能免去责罚。
她惜命,不敢乱来在此刻勾谁。
姜浓同样也做不了伺候人的活计。
就是上个菜,方才也是仔细练习过,才没出错。
旁的,她是学不会的。
可低着头的姜浓丝毫没察觉到。
好几双震惊的眼睛皆落在了她身上。
原因无他。
她的上菜的速度,竟似跟逃命般,快得让人没看清,就是随意找了个空处放下,把菜稳稳地落到了满是佳肴的桌子上。
前两位上菜的人,是绕着路,硬是要把菜搁到太子跟前,越近越好才肯罢休。
而这位,低着头,看不清脸的,快步来到了桌前,一声不吭把菜放到了离太子殿下最远的地方。
她上完菜后站到了一角落,似觉得无人能看她,还低着头,从怀中掏出白色洁净的帕子,仔细地擦起了手来。
一根一根的玉指头擦着,不放过一处,那手是当真的好看,纤纤玉手不是清瘦的只有骨头,还带着些软肉,白嫩的无丝毫瑕疵。
更是想让人捏一捏才好。
真是一双好手。
如何看,也不像一只能端盘子的手。
看过了手,众人又忍不住打量其他的。
因着一直没露脸。
众人能看到的是那细腰,墨色温润,有光泽的丝发,还有那对襟处白皙无瑕的肌肤。
在烛光下,显得温和又细腻。
甚至让人忍不住想窥视她的那一直低着头,掩着的那张脸。
梁公公望着太子那若有似无的神色,心中咯噔了一下。
又悄咪咪看了一眼那个方才上菜,身量甚好,快得叫人没看清样貌的姑娘。
这姑娘。
也是太子妃寻的?准备的?
就是那双手,看着也是双富贵手。
难不成......太子妃真能得逞?
太子爷可从未看过哪个女娘的手能多上一眼的。
那手,也的的确确好看。
就是不知长得如何。
太子妃怕是也花了大心思,竟寻了这样一个姑娘来东宫。
可还没等众人分辨看到那女子的容貌。
就是被外头的禀告声所吸引。
“太子殿下,是孙良娣,抱着小郡主过来了。”
太子眉眼向上抬起,看了一眼梁公公。
梁公公自动回避了脸色难看的太子妃,当即就是弯腰出去迎接:“快快把孙良娣和小郡主请进来。”
在沈家,姜浓是觉得脖子上日日架了一把刀,随时能割破她的喉咙,便是睡时不曾敢深睡过。
如今,坐在回姜家的马车上,她便是累极了。
昏昏欲睡,只想躺在车内的软榻上,歇息一番。
睡意袭来。
风吹过帘子,带来了路边野花野草的清新香气,更是催人眠。
可若是仔细瞧,就是能看到,那软榻上安歇的美人儿眉头紧皱,丝丝的汗渗出。
再去看,就是发现美人儿猛地睁开了眼。
瞳孔紧缩,娇媚的眼角还含着泪珠。
“姑娘,你怎的了?可是被梦魇住了?瞧你睡的不安稳。”旁边抱着小团儿的七婆子低声询问道,这七婆子是自小就跟在姜浓身旁伺候的。
姜浓垂眸,试探地动了动,寻到了一处靠着。
许久,才是抬起头,打量着车内,目光落到了七婆子怀里揣着小娃娃身上。
“把小团儿给我吧。”
七婆子一愣,也是顺从地把怀里的孩子递给了主子,轻声问道:“姑娘当真无事?”
姜浓点头,正是低头看着怀里的儿子。
看了许久许久。
她方才......是做了一个梦,虽是真切,可那只是梦而已,当不了真的。
忽地,车停了下来。
姜浓愣了神,问道:“发生了何事?”
外头护卫回应:“回禀四姑娘,前头路挡了。”
姜浓捏紧了手,只觉得自己听不大清旁的,喉咙紧绷,道:“可是,挡了一棵歪脖子的榆树?”
外头护卫迟疑了一下,道:“正是,四姑娘莫急,我等人多,挪起来也快。”
一旁的七婆子惊愕地看着自家姑娘:“姑娘?你怎知道的?”
姜浓眸子缩紧,被睫毛掩盖道:“顺着车缝瞧见了。”
七婆子点头,觉得也是,便是揭开帘子,出去瞧瞧可是能帮上忙。
而车内的姜浓,却是眉眼恍惚,怔怔地看着怀里胖乎乎的儿子,他是握着小拳头,搁在软弱的脸上,睡的香甜,乖乖顺顺的。
姜浓却觉得心尖一窒。
那梦,不光是梦......
若是真的,她该如何?
沈家是虎狼窝。
她母家,姜家也......不遑多让。
到底,哪一步是对的,哪一步是错的......
车帘子被掀开,七婆子扶着进了来,含着笑说道:“姑娘,是清理干净了,也可出了了。”
姜浓却是抬起头,看向七婆子:“先去城外的庄子。”
七婆子一愣:“姑娘说什么?”
姜浓再言:“命护卫绕路去城外的庄子,过几日再回姜家。”
七婆子:“为何?”
姜浓眉眼暗了暗:“婆婆,照我说的做。”
七婆子这才未再言语,疑惑地多看了姜浓一眼,就是将头探出去,对着外头的护卫道:“去前头,转个道,往京郊四十里地的庄子去。”
那几个护卫并不是真的姜家护卫,是姜浓使了银子雇来装样子的。
收了银钱,只是听命办事,不会多问。
便是当真往前走,转了个道,朝着庄子去了。
到了庄子,那些所谓的姜家护卫,个个收了姜浓丰厚的银子,离去了。
要住的屋子也是收拾妥当了。
姜浓入了屋子,命七婆子关上门窗,
胸部发酸发紧,胀然之感,堵得慌。
怀里的小团儿,也是蹭着,瞧着不安分的样子。
原来,是小团儿饿了。
七婆子早就在一侧候着,瞧着姜浓之状,满眼的心疼,自知道发生了何事,弯腰帮着姜浓解开了一排琵琶扣,看到了一片雪白如玉般细腻光洁的肌肤。
声音越发沉,说道:“过几日,我寻个老实的奶娘来,姑娘你也不用受这份罪了。”
见姜浓低头不吱声,七婆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就是去外头打听,也寻不到哪位大户人家的娘子亲自喂养孩子的,长久了,到底是遭罪损害身子的。”
姜浓怀中的小团儿或许是当真饿着了,整个小脑袋埋在娘亲的怀里,逮到了用尽力气往肚子里头钻,弄得小脸蛋通红。
姜浓捏着他的小手,不让他乱动,见他老实的很,才抬头看向了七婆子。
七婆子是祖母生前给她的。
自小伺候她。
虽不过比上她母亲尚书夫人大上一些,照理说不该叫婆子的,可她额头上有一道疤,又常爱穿些老气横秋的衣裳,装扮也显老了些,她也乐意旁人叫她婆子,久而久之就叫习惯了。
她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最是懂得女子修养之道,祖母还悄悄同她讲过七婆子的身世,从前七婆子是教习过扬州瘦马的,更是懂些药理,在内宅中最是有用。
她曾还问过祖母有何用处。
祖母只是说,待到她嫁人了自然就是懂了。
可她嫁人了许久,还是不懂七婆子的好处。
待到在锦绣楼被沈世轩算计了,被那个凶恶粗鲁的男人碰了,她才是知晓到底是何种好处。
她怀上孩子前后,七婆子更是日日帮她按摩,用配置好的膏药涂抹。
她是爱美的,七婆子只是说了一句能变美,她就不会偷懒。
如今这些日子做下来,她更是知道了七婆子的好处。
况且当初若不是七婆子有所察觉,详细问了她沈世轩床榻上是如何行事的,她怕不是还被沈世轩蒙在鼓里。
“姑娘,我的好姑娘,可听到了,这事也是紧要的。”七婆子焦急地又询问了一句。
姜浓点头,拉着七婆子的手让她心安,道:“也好,婆婆来安排。”
七婆子叹了一口气,还不满地看了姜浓怀中的小团儿一眼:“把你养的这样娇嫩的似一朵花,怎就没有一个好命数呢。”
“如今你能决断先不回姜家,也是好的。别怪老奴多嘴,尚书大人和夫人若真是疼你,也不会这样你递过去了这般多的信,他们皆未曾派人来,为你筹谋一二,给你撑场面......如今老夫人又是不在了,你也是要多为自己筹谋一二,不可尽靠姜家。”
“便是在此安心地住着,也并非不是好的......”
姜浓双目清明地看了七婆子一眼,轻轻嗯了一声。
可她知,住在此处也不好。
也是要受人欺负。
被人欺负的......
发生了这样大的事,姜家也会来寻她这个四姑娘。
那忠义伯府,也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梦里,时而真切,时而不真切,总之是一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噩梦。
梦中,她原先是回到了姜家,让父母亲做主。
可到底,她在府内过了几日的安稳日子,就是听说忠义伯府来了人,是请罪的,请姜浓这个媳妇回去。
父母果真动摇了,开始劝她,让她莫要因着沈世轩之病症,就嫌弃了他,恐怕败坏名声。
她自不愿,想远离是非,去了庄子处避难。
可到底,那些人竟用强抢的,父母亲告知了沈家她在何处。
那沈家,来了几十号人,把她绑了去。
如何,她都跑不了,挣脱不开那绳子。
阴暗潮湿的屋子内,那伯夫人满目恨意,抱着她哇哇大哭不足一岁的小团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梦被惊吓,做梦的姜浓自然也醒了......
三日后,姜家果然来了人。
说是尚书大人和尚书夫人请四姑娘回去。
姜浓回复那人明日她便回去。
来的婆子有些不大乐意,不过还是行了个礼,便是离开了,说是明日抬轿子来接。
这边七婆子一脸担忧地看着姜浓:“恐怕夫人和老爷......并不会为姑娘做主。”
姜浓深深地看了一眼七婆子,又是将目光落在了怀里小人儿身上,平淡说道:“我知的......”
“小团儿的乳母,可是敲定了?”
七婆子:“已然选好了,是个老实的,今日夜里就能来......”
姜浓眉眼扑闪地颤了颤,点了点怀里的小团儿的脸蛋:“也好,让她尽快来,明日我一人回姜家。”
七婆子顿时睁大了眼睛:“怎可,姑娘你是......”
姜浓安抚地看了七婆子一眼:“小团儿若是回了姜家,父亲母亲不会心中欢喜,既如此,婆婆替我照顾小团儿,可好?”
七婆子点了点头,却是见自家姑娘润红的双目带着些从前未曾见过的坚毅和决然。
耳边,是她家可怜姑娘的声音:“......待我走了,你便带着丫头和小团儿去祖母悄悄给我的庄子......全是靠你了,我许是要离去很久。”
“......婆婆等我。”
听完所有,七婆子也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似傻了一般,僵硬地杵在那里。
这几日听闻,一直不曾有子嗣的太子爷是有了个两月大的女儿,是个农户贫苦人家的女儿得了宠幸,如今是被太子妃封为了良娣。
听说那良娣生得娇媚,众人皆是猜测,不好女色的太子是喜爱娇艳欲滴的美人
没几日,听闻皇后娘娘又是赐给了太子一名侧妃。
只听闻那侧妃生的美貌,也是未出阁众多女子最为娇媚艳丽的,比那为太子诞下子嗣的孙良娣更甚,更娇,更艳,为朝中礼部侍郎之嫡女,不仅身份高,人长得也好。
如今,几日内,太子东宫就是多了两位主子。
而东宫的太子的结发之妻,也就是姜家的二女儿,听说是受了冷落。
这日姜家,来了个贵重的公公。
与尚书大人和尚书夫人在书房内谈了许久,才离去。
翌日。
就是听闻姜母举办了宴会,来的皆是些貌美的女子。
至于为何如此,无几人知晓。
可姜浓却是知的。
梦中此时,她是在庄子里避祸。
听闻父亲母亲选了个外家的女子送到了东宫。
至于为了什么......
不用明说也是知的。
如今京都城于她而言,皆是凶险。
便是就算出了京都城,她也怕被沈家察觉,捉了去,泄愤,悄无声息地杀害她们母子。
姜家护不住她。
天下无她的容身之地。
她唯独能想到的是......寻一个比之沈家,姜家,更有权势,更固若金汤,能护住她之处。
唯独有那里......
她若能入那里方可躲开祸事。
父亲母亲会不嫌麻烦为她处理沈家之事。
沈家更不会再寻她麻烦。
这是她如今,唯一能走通,走下去的一条路。
稍有不慎,就是一条不归路。
......
姜家的主屋正殿。
姜母看着手中的名册,紧皱着眉头,时不时划掉一处。
便是越看越急,越看越不行。
这边的尚书大人也是满脸的思虑之色。
“这个不可,不是个安分的。”
“这个也不行,模样还不如那孙良娣。”
“她?她我昨日瞧了,便是蠢笨得很,话都说不清楚,说快了,更是有口痴之症的......”
姜母气得便是扔了手中的册子,道:“没有一个妥当的!怎就这般难!”
尚书大人也是眉眼沉了沉,默不作声。
正是这时,门外忽地传来了一声禀告:“老爷夫人,是四姑娘求见。”
姜母皱了皱眉,与夫君对视了一眼:“她来做什么?不知我等忙吗?”
姜父看了一眼那外头隐约的身影,道:“叫四姑娘进来。”
门被敞开,姜浓一步步走来,今日她穿的是一件绯色纱衣,扣住盈盈一握的腰肢,眉眼纯澈带着一丝娇憨,触及那眸子,竟是能叫人看痴了。
姜母握着手中的名册一紧,猛地站起身,与沉默不语的夫君对视了一眼,又落到了自己的小女儿身上。
“浓儿,你来是寻父亲母亲为了何事?”
姜浓这才抬头,娇俏的小脸抬起,眉目微挑,带着些许的担忧之色。
“女儿是听说,父亲母亲几日都没有好好吃饭了,便是想带些小食给父亲母亲用......”
说着,姜浓就将手中的食盒搁置在了一旁的桌面上,犹豫地看着母亲道:“不知近来家中发生了何事?女儿虽不能为父亲母亲分忧,便是想让父亲母亲注意身子......”
说着,姜浓就是红了眼,看向姜母道:“母亲身子本就不好,若是费心再犯了病,该如何是好。”
又是看向姜父:“父亲为全家顶梁柱,更是要注重身子,不可操劳过度......”
姜母满心地欣慰:“我与你父亲皆是好,就是为你姐姐之事忧心......”
姜浓满面疑虑,怯怯地眨了眨眉眼:“可是......因太子娶了侧妃之事?”
姜母摇了摇头,深深地看了姜浓一眼,道:“浓儿可是当真不肯回忠义伯府了?当真不愿和那沈世轩再有牵扯?”
听了姜母的话,姜浓便是红了眼,道:“那沈世轩,他从未对我好过,欺我骗我,还......寻男子污我的清白!那伯夫人,她更是日日敲打我,对我动辄打骂,她儿子身子不好,便是日日寻我撒气,女儿的忠义伯府的日子,还不如下人过得好。”
“若是再回去,女儿恐怕日子久了,便是......没性命再在父亲母亲面前尽孝了。”
尚书大人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他们家竟这样对你?你为何不早早与我和你母亲说?”
姜浓垂头,嘴角微勾,她自然说过,可惜,他们皆未曾放在耳朵里。
姜母也似气急了地开口道:“不回也罢!我家的女儿,生得这般美,还愁苦找不到好出路嘛!”
姜浓感激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便似他们说什么,她这个女儿都会听,都会做的。
“我就知,还是父亲母亲对女儿最好,女儿便是什么都听父亲母亲的......全凭父亲母亲安排。”
这边的姜父姜母对视了一眼。
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何意。
姜母站起身,上前一步,拉住了女儿的手,轻轻地揉了揉道:“若是母亲想让你去侍奉太子,你可愿意?”
姜浓面色一愣,似没想到母亲会这般说,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姜母却是不急不慌,轻声道:“你在家中,总不是什么好出路,那忠义伯府,不是可再回去的地方,既是虎狼窝,里头的人便都不是什么好的,您既不想回,我们便是寻旁的更好的路,如你真去了那里,也可......安身立命。”
姜浓垂下头,眉目间微微颤。
姜母也不逼迫。
只是问了一句:“可好?”
姜浓抬起眸,还带着些湿润的红,望着全是耐心的母亲:“可忠义伯府,他们......”
姜父:“你安心,父亲会为你摆平,此事总是他们的过错。你既留下了休书,便是两厢再无干系。”
“他们忠义伯府若是再胡乱来,也别怪本官与他们翻脸!”
姜浓嘴角含了一丝丝笑,羞涩地染红了面。
“女儿全听父亲母亲的,能为父亲母亲分忧,女儿是愿的。”
姜父姜母皆是一喜。
“果真数你最听话懂事。”
......
夫妻决裂,也是要过官府的。
此刻的尚书大人父亲也是乐意为她与沈家周旋。
可姜浓如何也没想到,父亲还未拿到官府文牒,就是听闻沈世轩没了,忠义伯府大张旗鼓办了一场丧事。
外人看来,她是成了寡妇,来去自由了?
可姜浓得知了此事,却是神情恍惚了半日。
梦中,沈世轩明明还未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