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仔细观察,几乎无法察觉。
霁明的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知道,这种微小的偏差,绝非偶然。
他走到另一台简仪前,再次进行测量和推演,试图找出这种偏差的原因。他一丝不苟地操作着仪器,记录下每一个数据,然后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分析。
整个观星台上,只有寒风的呼啸声和仪器的转动声,以及霁明偶尔发出的低语声。他如同一个孤独的求索者,在无垠的星空中寻找着答案。
经过反复的推演和计算,霁明终于得出结论:这种偏差,并非是观测误差造成的,而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导致星辰的运行轨迹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变化。
这个发现让霁明的心中更加疑惑。星辰的运行轨迹,是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观测和计算才得出的,怎么会突然发生变化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霁明收起仪器,离开了观星台。他的身影消失在晨曦中,留下了一片寂静的星空,和无尽的谜团。
好的,我将继续以沧月的风格来描写第四章的第二个场景,重点描绘霁明在钦天监书库/历法研究室查阅古代历法文献的过程,突出他发现的关键信息,并引出人为干预星象观测的推论。
(二) 典籍寻踪
白日的阳光,像金色的河流,穿过高高的窗棂,洒落在钦天监的书库中。这里是存放历代天文典籍和星象记录的重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墨香和纸张的陈旧气息,仿佛凝固了千年的时光。书架高耸入云,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典籍,如同巨大的书墙,令人望而生畏。
霁明站在书库中央,四周是堆积如山的典籍,如同置身于一片知识的海洋。他手中捧着一本厚重的古籍,封面上用古老的篆体写着“观星玄录”四个字,字迹古朴而苍劲,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天机。
他连日来都在这里查阅各种古代历法文献,试图找到解释星象偏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