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小说屋 > 其他类型 > 年代重生之怨种大嫂不干了吴丁元王书缘小说

年代重生之怨种大嫂不干了吴丁元王书缘小说

湘妹子萱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使整个宗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共同维护家族的利益和荣誉。祠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与标志之一。体现了特定地域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以及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族制度,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建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建,建多大,这些都需要商量一下。在建造之前得挑选地点,这个特意花大价钱请了有名的风水先生。经过风水先生的定位和指点,最后将祠堂建立在山腰的一个位置。据风水先生所说,这里背靠大山,左右两座各有一座山护法。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最为适合。确定地点以后,就开始准备材料。首先需要将整块地修理平整,先把最上面的灌木处理干净,然后就是把上面的浮土层都清理出去。整块地就修理的差不多了,中间的那些工具搞都无法处理的大石头,用了几个手榴弹...

主角:吴丁元王书缘   更新:2025-01-15 14: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丁元王书缘的其他类型小说《年代重生之怨种大嫂不干了吴丁元王书缘小说》,由网络作家“湘妹子萱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使整个宗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共同维护家族的利益和荣誉。祠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与标志之一。体现了特定地域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以及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族制度,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建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建,建多大,这些都需要商量一下。在建造之前得挑选地点,这个特意花大价钱请了有名的风水先生。经过风水先生的定位和指点,最后将祠堂建立在山腰的一个位置。据风水先生所说,这里背靠大山,左右两座各有一座山护法。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最为适合。确定地点以后,就开始准备材料。首先需要将整块地修理平整,先把最上面的灌木处理干净,然后就是把上面的浮土层都清理出去。整块地就修理的差不多了,中间的那些工具搞都无法处理的大石头,用了几个手榴弹...

《年代重生之怨种大嫂不干了吴丁元王书缘小说》精彩片段


使整个宗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共同维护家族的利益和荣誉。

祠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与标志之一。

体现了特定地域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以及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族制度,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建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建,建多大,这些都需要商量一下。

在建造之前得挑选地点,这个特意花大价钱请了有名的风水先生。经过风水先生的定位和指点,最后将祠堂建立在山腰的一个位置。

据风水先生所说,这里背靠大山,左右两座各有一座山护法。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最为适合。

确定地点以后,就开始准备材料。首先需要将整块地修理平整,先把最上面的灌木处理干净,然后就是把上面的浮土层都清理出去。

整块地就修理的差不多了,中间的那些工具搞都无法处理的大石头,用了几个手榴弹解决了。

平整地基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在处理这个的时候,其他的材料也都慢慢进场了,门窗也开始准备起来了。

地基都是由大家从后山开采回来的石块砌成的,高于地面三十公分。墙面是青砖,门窗用的上好的杉木制作。房梁和房顶也是用的当地最好的木材和瓦片。

不是买不起更好的,而是不能太过于出挑。明面上已经破产了,现在又大兴工程的修建祠堂。

这不明摆着告诉别人造假了吗?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这个占地两亩的祠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建设好了。

这也是村里唯一的砖瓦房,花费了大家不少的心思。

有人提议建就建个好的,而这个提议不被族长接纳,过于出头了,到时候容易被人盯上,保不住祠堂。

这样中规中矩的挺好的,不是太过于惹眼。

这是一个二进的院子,前面一个院子是用来平时开家族会议,大家办理喜,丧事用的场地。

后面一进里面摆放了祖宗们的牌位,这里一般时候都不能进入,只有祭祀的时候才可以进来。

把祠堂房子建好了,房子周边的设施也要完善一下。

反正石头不要钱,就拿石板把整个地面都铺了一遍,连同院子一起。又在祠堂外面建了一个高达两米,宽半米的围墙。

这个地方也是大家的一道防护,有个万一,这里还能躲一阵子。

祠堂建设好了,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把祖宗们的牌位请进来,进行了一次祭祀。

这几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男人们。这些都是重体力活,妇女们都是在旁边打下手,做后勤。

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吴丁元用这段时间赚取的积分换了不少强身健体的药丸投放到大家喝的茶水里面。

大家还以为是换了一个地方,做事的时候身体得到了锻炼,所以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了。

也是因为这个,大家干活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了,族里不少成婚的妇女这一段时间都怀上了。

吴丁元和几个嫂子都中奖了,这一下迎来了生育的高峰期。

吴家最先发现怀孕的是吴丁元,作为系统的拥有者,自然优先选择调理一家人的身体健康。

在搬家后的第二个月,吴丁元在一天晚上准备炒菜的时候,拿出一块猪肉准备备菜。


吴家开始准备中午的宴席,吴家大少奶奶正在指挥和安排厨房的厨师和佣人,确保今日小姑子的回门宴不出现任何的差错。

吴丁元一共有三个同父同母的哥哥,还有另外三个异母兄弟,十几个异母姐妹。

她作为吴家唯一的嫡女,向来都是众星拱月一般的存在。

因为被父母偏爱,所以她的事情一家人自然会格外的看重。

在一家人的忙碌下,中午的席面准时开始了。

在这之前,刘语蓉就已经安排丫鬟将王家送来的礼物各房个人都送过去了,同时自己还添加了一些。

送礼这是基本的人情往来,多加的是给大家的补贴,最近婚礼和回门大家都累坏了。

在宴客厅这里摆了五大桌,今日只有吴家和王家人。

两家亲家坐上了主桌,加上小两口和老大夫妻。

这一桌是今日的主角,其余四桌由其他人分配。

桌上摆满了肉菜,鸡鸭鱼肉都是整只整块的上桌。

在厨师手艺的加持下,这一桌菜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一桌整整十二个菜,这是对于女婿最高的待遇,也是亮出来的底气。

两位当家人都有心事,所以整个氛围并没有特别欢乐,吴家的其他人不清楚情况,看着两位老爷面带严肃的面部表情,更加不敢大声喧哗了。

王重明看到如此情况,主动打破僵局,举起手中的酒杯,“感谢亲家今日的盛情招待,王某敬你一杯。”

吴青龙马上举杯与王重明一起碰个杯,“老弟哪里的话,我们两人以后就是一家人,他们夫妻两个恩爱,过的幸福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王重明一听,点头同意,“是啊,王某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希望孩儿可以长命百岁,长欢膝下,他们可以儿孙满堂。为了这个老头子我可以豁出一切。”说着又直接喝了一整杯酒。

旁边的王书缘第一次听到父亲第一次表露出对自己深沉的爱意,脸上满是羞涩。

抬手为父亲夹了几筷子菜放进碗里,又给对方的酒杯里面添上一杯酒。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还不忘给妻子又夹了一些清淡不腻味的菜。

吴老爷和吴大哥看到如此情况,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给元元选的这家人还算不错。

刘语蓉和李淑华这时候也在旁边低声笑谈起来,时不时还浅酌两口。

都是大家主母,平时自然又要参加各种宴席,都还有些酒量在身。

今日还有要事在身,不能多喝罢了,不然就面前摆着的小酒壶早就喝了个干净。

几位长辈将气氛缓和下来,现场就有了欢声笑语,桌边还有了小孩的追逐打闹。

这些娃娃有吴家老爷的幼子幼女,也有吴老爷的孙子孙女。

吴老爷长大成人的儿女共有十二个,四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八个女儿也都出嫁了。剩下九个最小的在手里抱着的,最大的十六岁。

吴老爷除了正妻还有五房姨娘,四个通房丫鬟。这一屋子都是女人带着孩子,只有几个成年男子做陪。

正房刘毓婷,膝下生有三子一女。

儿子在家中排名第一,第三和第七,女儿排名第十三。

兄妹之间相差四岁一个,最大的吴丁福今年已经二十八,娶妻张氏青禾,两人育有两儿一女。分别是荣华,荣昌,金霞。老三丁满,娶妻赵氏云烟,育有一子荣泰。

老七丁辉娶妻刘氏丽萍,两人刚刚成婚一年未有子嗣。

大姨娘夏雪是吴老爷手下一个掌柜的女儿,本是吴老爷曾经的贴身丫鬟,后被抬为姨娘。

人称夏姨娘,生了三个女儿,老二若欢,老五若薇,老八芷兰。

一开始还仗着得宠想要打压正妻地位,在连续生了三个女儿以后再没了嚣张的气焰。

如今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需要在正妻和她的儿子手里熬日子,更是不敢吭声。

二姨娘秋香是吴老爷的一个朋友送的,原本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从小在花楼长大的。

到了吴家以后,吴老爷嫌弃对方原本的身份,很少留宿。

但是她的身子争气,连续生下了两个儿子,老四丁贵,老六丁远。

老四娶妻王氏美娜,两人育有两女金珠,金宝。老六娶妻孙氏莹玉,两人生有一子荣耀。

三姨娘月牙是吴老夫人看着媳妇连生三个儿子,怕她将自己儿子后院完全掌控,就把身边丫鬟给了儿子,意图打压儿媳妇的气焰。

可惜的是原本就长得不够漂亮,生了两个女儿以后脸上又生了斑被吴老爷忘到脑后了。

两个女儿老十玉瑜,十五玉瑾也不得宠爱。

四姨娘是吴夫人推出来的陪嫁丫鬟冬雪,生了老九丁磊,十一雨清,十四雨玲,十八雨婉。

丁磊娶妻周氏文静,两人刚刚成婚半年,尚未有子嗣。

五姨娘春燕是吴老爷从戏园子里面赎出来的,暂时还未有子嗣。

其他的几个通房丫鬟一共生了十二清思,十六若淇,十七琼芝,十九晴舒,二十珊瑚,二十一月影。

当然能够上桌的都是吴家有名有份的主子,那些通房丫鬟可不能上桌吃饭。

王家之所以同意儿子娶吴家闺女,也是看到吴家人丁兴旺,家族鼎盛。

不然不会给精心培养的儿子选择一个商人的女儿,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在这个时候还是低人一等的。

王家祖上前几代还出现过举人和秀才,也就是后面落魄了,但是家里有不少藏书和,家底也是不错的。

光这些家底就足够养活他们几代人,要不是战争的到来,王家再积攒两代人又会回到鼎盛时期。

两家人愉快的享用了一顿美味的午餐,吃完饭大家到大厅里面开始喝茶聊天去了。

这个属于餐后的闲聊时间,也是主人家预备送客的时候。

闲聊几句,王重明便准备带着夫人先告辞离去,准备回家处理家事。

变卖家产,遣散佣人,收集粮食为未来的几年时间做准备。

王重明会提前去商量两家好的地点开始做准备工作,吴家人口太多,一时半会还无法脱身,由王家打头阵。


至于运气值,在她死后可以获得系统得到重生,现在又获得了农场可以看出来,她的运气值可是非常不错的。

吴丁元一个可以在前世那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可把一家人都可以养活下来,不是只靠个人能力就可以做到的。

很多的时候她都可以在一些地方发现食物,明明这个地方已经被别人搜查过的,却被忽略掉了。

也就是看着这些别人遗漏的东西,吴丁元把它们搜集起来,拿回家煮成粥,用来熬过天灾和战乱年代。

不排除其中可能是村里人故意这么做的,但是在那个大家都吃不饱的时候,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发善心,不可能是每次都是这样。

对于村里人的照顾,吴丁元心里明白,大家不过是看她一个女人扛着这么重的担子,可怜她而已。

但是她需要这种怜悯,这样她才可以从大家的手里得些三瓜两枣的东西,用来养活一家人。

可惜靠着她养活的一家人,最后都不把她当作家人看待,只把她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的。

吴青龙这边带着一群人正在赶往往麒麟山的地界,这一次的事情算是圆满成功。

他们一群人偷袭成功,把王大帅新购买的三车车物资全部截下来了。这其中有一车的枪支弹药,还有一车的各类药品,一车的罐头和棉衣。

都是一些紧要物资,在这个年代需要高价才能获得的东西,普通人连接触的渠道都没有。

枪支弹药现在国内很少流通,那些军工厂都是被各军阀笼络保护起来了,没有一定的势力和金钱,买都买不到。

有钱人可以买个一把两把手枪的防身用,但是其他的步枪,手雷,机枪可就没有办法了,这些都被严格管控了。

这批军火里面有步枪两百支,弹药二十箱,一箱三百颗。地雷和手榴弹各三箱,一箱里面有五十个左右。最为贵重的是还有两挺机枪,搭配的子弹有五箱,一箱五百颗。

有了这批军火,吴青龙有了保护族人的底气,只要不是大批量的鬼子和强盗,都可以让他们有来无回。

一车的药品中,各种药物都有。除了常见的一些药物,里面最多最值钱的就是酒精和磺胺了。

最多的是酒精,这个是用来消毒的。有战争肯定就有伤亡的,酒精消毒以后可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

最贵的是磺胺,这个比黄金还贵,据说对于受伤的人来说可以算是救命的良药,是这个年代消除炎症和感染最有效的药了。

车里有三箱酒精,一箱二十瓶,一瓶有一斤。还有一小箱的磺胺,一共有五盒。

还有一些治疗退烧,腹泻之类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很多都会被王大帅高价卖给辖区内的药铺和医馆。

剩下的那一车罐头和棉衣,罐头是用来给军队里面改善伙食的。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去给官兵们供应肉菜,能够让他们吃饱就很不错了。

但是长时间没有油水,这些官兵们也受不了,王大帅隔一段时间就购买一些罐头给他们分发下去。

底层的士兵还是拿不到,物资一批下来,大头就已经被拿走了,上面的官兵一分,底层的士兵连渣渣都没有。

棉衣就不一样了,每个当兵的都会有一套厚实的棉衣,不然大冬天的在室外站岗可受不住,会被冻僵了去。


就这粥还是稀的,底下那点浓稠一点的都是唯一的儿子郭昌盛,然后是郭老婆子王昭昭自己,再是小女儿郭晓华,大女儿郭晓婷,三女儿郭晓敏。

以此类推,碗里的粥是越来越稀,到了老大和老三就是一碗水而已。

对于这件事情,老大郭晓婷和老三郭晓敏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老四郭晓华却不愿意了,觉得大哥一天到晚的躺着不干活,还吃得最好,不公平。

郭老婆子王昭昭一开始还有心情哄两句,到后面就是爱喝不喝,不喝就挨骂,再不喝就挨打,最后还是闹腾,那就别吃了,直接饿着。

郭晓华发现自己曾经的优待都没有了,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实,转变了态度,继续讨好母亲,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在家里的位置排在两位姐姐前面的原因。

王昭昭生了一个病秧子,之后接连怀孕,就是想要再生一个身体正常的儿子。

其实郭昌盛一开始也不是这样严重的,只是郭老婆子怀孕的时候,郭克明想要纳一房小妾,她不同意,结果动了胎气,早产了,七个多月就生了。

孩子生下来就发现肺部没有发育好,后期一直都是精细养着的。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郭克明纳妾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王昭昭觉得这个儿子身体不好,怕长不大,就继续接着生。哪里想到会连生三个女儿,再也没有生出一个儿子。

就是这样,她才会迁怒前面两个女儿。为什么会心疼第三个女儿,也是因为怀郭晓华的时候,郭克明还是纳妾了,千防万防的,那个女人居然难产死了,一尸两命。

王昭昭就觉得这个孩子旺自己,自然对肚子里面这个孩子多用了两分心思。

至于那个妾室到底是怎么难产的,是不是王昭昭出了手,那就只能她自己知道了,反正郭克明也没有查出个一二来。

但是从那以后,郭克明再也没有纳过妾就是了。

王昭昭从那以后也没有再生育过,郭晓华就是她最后的一个孩子。

从此以后,夫妻两个人就把这个儿子当成了一个宝贝,细心呵护,大把大把的银子用在他的身上,这些钱全部换成了贵重药材和食物,用来填补他身体的空洞。

也是因为如此,郭昌盛才能一直活下来,除了肺部的毛病,平常可以自由活动,平常可以照顾自己。

郭家的几个孩子,郭昌盛今年已经十六岁了,郭晓婷今年十二岁了,郭晓敏今年九岁,郭晓华今年六岁。

吴丁元比郭昌盛要大两岁,今年是十八岁。

当年吴丁元嫁到郭家的时候,郭晓华才八岁,可以说是看着她长大,再看着她嫁人的。

几个小姑子都是吴丁元给她们送嫁的,那时候郭家条件好,几个小姑子都带了不少的嫁妆出嫁,尤其是老三。

郭家老两口格外心疼这个嘴巴最甜的女儿,把他们藏起来的东西都给了她做嫁妆。因为那个时候有钱都买不到药材,想要走女婿的路子。

结果郭晓华拿了钱翻脸不认人,回娘家就说人家收了钱财跑了,编造了一个莫须有的人,把那笔财物收入自己的囊中。

郭家两口子被郭晓华那张巧嘴所骗,居然相信了。郭晓华还说现在国家禁止私人买卖,大张旗鼓的去找,去闹,一家人都活不了。


这边两母女相拥而泣,都在心痛对方的遭遇。

吴家的书房这边,两个当家人面对面坐着,相顾无言。吴青龙是不知怎么开口,亲家的独子死于自家的灾难,女儿又没保住最后的血脉,一时无颜面对。

王重明不知如何开口,怎么告知对方我知道你一家是怎么死的,死的有多惨。娶了对方的女儿却没保护好,让对方的女儿不止丢了嫁妆还差点丢了命。

而王书缘一进院子就被吴丁元的哥哥和弟弟们带走了,说是要好好聊一聊,至于到底聊些什么那就只有他们知道了。

最后还是吴青龙先开了口,“亲家昨晚可是做了噩梦,今日脸色不好,眼底有青黑,可得保护好身体啊。”

王重明一听对方已经已经提出了话题,点出了重点,立马就跟上。

“是啊,昨晚居然梦到书缘在吴家举办寿宴的时候出事了,真真是差点吓死我们夫妻两个。”

吴青龙一听,这跟自己的梦境可以对得上,就是不知对方了解多少情况。

基于对方今日带来的礼物和说话的语气,这是有求于自己,并且对方可能并不知道他们死后女儿另嫁的事情。

并且王家没有怪罪儿子在吴家出事,儿媳没有保住孩子这两件事情,可见人品高尚,这个亲家真是没有选错。

吴青龙心思活泛,身体确是站起来对着王老爷直接一个弯腰作揖。

“是我吴家对不住你们王家,没有保护好女婿,女儿也没能保住女婿最后的血脉,都是我吴家牵连你们王家,吴某人在这里给您赔罪了。”说完准备跪下,被王重明一把拉住。

赔罪就已经够了,对于王家来说吴家的遭遇可是更加凄惨。

王重明看到了吴家的态度,心里的那股怨气也全部消散了,毕竟事情还只是预知,并没有真实的发生。

两人再次坐下以后进入正题。吴青龙开始讲述昨夜准备的安排,王老爷表示自家也加入其中。

“王家人口不多,就一家四口人,我们准备把土地,房屋全部出手换成钱财,这些就劳烦亲家一起购买些粮食和物资。多余的就交由亲家购买枪支弹药,只要保证我们一家安全就行了。”

吴青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就王家这几个人,除了王书缘还勉强算个壮年男性,其他几个根本保护不了自己,还得靠吴家人来保命。

吴青龙回想吴家一族的人口,吴家一共五条分支,自己一家是主枝,他有六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其余四支青壮年有八十人,加上老弱妇孺一共二百五十八人。

如果再加上这些人的亲属大概在八百左右,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需要时间去沟通,还需要搜集证据,不然凭什么人家会同意跟着你背井离乡的去逃命。

吴青龙决定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以后就通知其他几支的族人过来开会,到时候挑选青壮年进行枪支和武艺的学习。

这些人需要负责保卫整个族群所有人的安危,还得负责从外地把大家缺少的货物收购并运送到位。

定下人员的安排,接下来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一个地点。

这个地方必须易守难攻,日本人和军匪流寇都无法接近。

同时还能满足一群人到了以后可以自给自足,毕竟得待不少的时间。

吴青龙拿出了一幅本地的地图,他准备在地图上面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吴家是在湖南的一个偏远山区,当年就是为了躲避军阀才搬迁到双峰这个乡镇。

这里四面环山,人烟稀少,要不是有人特意带路,日本人未必会找到这里。

现在只需要再往深山里面挪动,想来那些鬼子汉奸什么的也没有办法去搜查全部的山林,除非是放火烧山。

经过两人的商议,最后将地址定在了麒麟山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入口,这里是个山坳坳里面,进出只有一个入口,地址距离吴家有两天的路程。

只要准备足够的枪支弹药就可以挡住那群日本鬼子的进攻,保证家人的安全。

最重要的是那边还有一个水库,足够保证大家的食物来源。

就算前面的人防守失败了,旁边都是大山,也有充足的时间和地方让大家躲避。

选好了地点,接下来就要开始布局了,首先要把两家那些不稳定的因素全部都排除掉。

两家第一时间都是决定解散佣人,都要逃命了,哪里还顾得上享受生活了。

带上佣人,还得考虑到他们的家人,到时候扯上一堆人,哪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么大一群人。

不带又怕他们乱来,反倒惹出祸事,还不如一开始就一个都不要。

把他们全部放了也算做了一件好事,不收他们的赎身钱,还得给他们给他们发送遣散费。

算了一下吴家上下可是有七八十个佣人,按照能力和年限分发下去,只怕是要几百块大洋,好大一笔钱财。

但是这是必须要用的,不然自己不带头,到时候家家户户都带上佣人,就那点地盘可养不活这么多人。

时间长了,也分不清谁是主子谁是奴才,他们又知根知底,一旦反目只怕要出大事。

吴老爷还联想到后面斗地主的事情,趁着这次机会,直接装作破产,然后把家业全部换成了报命的东西或者黄金,这才是最值钱的。

不然等到日本人一来,这些就全部一文不值了。

那时候可是很多都是自家佣人把自家主人搞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

这里远离熟人,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对方的底细,大家身份都差不多,不会有人特意去挑明这个事情,反倒更加的安全。

还得考虑到去了人家的地盘,总得出点血才行,不然别人使绊子咋办?

很多人都败在小事上面,就像吴家,吴青龙也没有想过会被姨娘一家背刺,丢了全族人的性命。

王重明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准备和夫人回家去处理家事。

吴青龙为了对方的安全着想,特意吩咐两个儿子带着几位侄子一同前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