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王承恩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刘禅王承恩》,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陛下……”王承恩顿时瞠目结舌。他本来想说,陛下,马上就到饭点了,把御膳房所有饭菜全部送走了,您中午就没得吃了。还没开口说完,就被刘禅打断,怒道:“白杆兵万里行军,一路辛苦可想而知,宫里的娘娘一顿不吃,又饿不坏,快去安排。”“是,陛下。”王承恩无奈,赶紧跑去御膳房。秦良玉等人听到陛下和娘娘们中午饿着肚子,也要让他们的将士先吃饭,顿时感动得泪如雨下。“陛下大恩,末将和白杆兵将士感激涕零,誓死报效陛下!”刘禅看到马祥麟几人还跪在地上,赶紧将他们一个个扶起来。然后,他拉着秦良玉的手,往乾清宫走去。在场所有人再次大吃一惊。他们看到了什么?陛下竟然拉着秦良玉的手,从中间的皇帝专用御道,往乾清宫走去。17岁的皇帝,拉着54岁的女将军的手,并肩往...
《结局+番外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刘禅王承恩》精彩片段
“陛下……”王承恩顿时瞠目结舌。
他本来想说,陛下,马上就到饭点了,把御膳房所有饭菜全部送走了,您中午就没得吃了。
还没开口说完,就被刘禅打断,怒道:
“白杆兵万里行军,一路辛苦可想而知,宫里的娘娘一顿不吃,又饿不坏,快去安排。”
“是,陛下。”
王承恩无奈,赶紧跑去御膳房。
秦良玉等人听到陛下和娘娘们中午饿着肚子,也要让他们的将士先吃饭,顿时感动得泪如雨下。
“陛下大恩,末将和白杆兵将士感激涕零,誓死报效陛下!”
刘禅看到马祥麟几人还跪在地上,赶紧将他们一个个扶起来。
然后,他拉着秦良玉的手,往乾清宫走去。
在场所有人再次大吃一惊。
他们看到了什么?
陛下竟然拉着秦良玉的手,从中间的皇帝专用御道,往乾清宫走去。
17岁的皇帝,拉着54岁的女将军的手,并肩往前走。
秦良玉赶紧说:“陛下,这使不得。”
刘禅却没有回答秦良玉的话,仍然拉着她的手,一边走一边询问她一路的经历。
秦良玉看陛下坚持,她也不好驳陛下的面子,也就大大方方与陛下携手前进。
如果刘禅知道周围的人此时除了惊讶和感动之外,还会在心里冒出一句“男女授受不亲”,他肯定会给他们一个大逼斗。
秦良玉是朕的将军,朕拉将军的手怎么啦?
父皇常常跟重要的文臣武将抵足而眠,朕拉54岁的老将军的手怎么啦?
来到乾清宫大殿,刘禅突然感觉秦良玉的手很凉。
现在是初冬,秦良玉一个54岁的老人,骑马从丰台赶到京城,当然很冷。
刘禅赶紧放开秦良玉的手,从身上解下自己的大氅,披在秦良玉身上。
“秦将军,天气凉,把这件大氅披上。”
周围所有人再次目瞪口呆。
秦良玉一看这黄色的大氅,当即吓得跪倒在地。
身后的儿子马祥麟,侄子秦翼明和秦拱明,先是大吃一惊,也立马跪倒在地,心中悲愤不已。
我们白杆兵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接到圣旨,二话不说,立即万里奔赴辽东战场。
到了天津,却莫名其妙接到圣旨,要我们进京,陈兵在午门外。
我们一切都是按照陛下旨意行事,却被陛下如此猜忌,用黄袍加身来试探。
秦良玉穿着盔甲,艰难地磕了一个头,然后抬起头来说:
“陛下,末将秦良玉对大明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所有行动皆是奉旨行事,白杆兵进京与民秋毫无犯,陈兵午门外也是奉袁枢大人传陛下口谕,请陛下明察。”
马祥麟也大声说:
“陛下,这些年,家母以女子之身,率领我白杆兵几千将士,南征北战,剿灭叛逆。”
“天启元年,浑河血战,我白杆兵以一当十,斩首建奴数千,白杆兵死伤惨重,大舅二舅战死沙场。”
“我白杆兵的忠心苍天可鉴,请陛下明察。”
刘禅此时一脸懵逼,朕看秦良玉衣衫单薄,给她披件大氅,你们这都是怎么啦?
当年子龙叔叔把我从曹营中救了回来,交给父皇,父皇说为了我这个臭小子,差点害死子龙叔叔这员大将,将我抛在地上,差点把我摔死。
父皇都舍得我这个唯一的儿子,我舍件大氅,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吗?
他双手扶起秦良玉,满脸疑惑地问道:
“秦爱卿,你这是怎么啦?你是我大明朝的擎天柱石,朕何时怀疑过你的忠心?”
孙传庭也不答话,拿起鹅毛扇,自顾自地扇起来。
袁枢看孙传庭放了这么大一个炸弹,现在却不说话了,还扇起了鹅毛扇,怒道:
“孙传庭,大冬天的,你扇什么扇子?你装扮诸葛孔明,也要有他的本事。陛下面前,还不认真说来?”
孙传庭被袁枢这样一顿讥讽,也不生气,仍旧扇着手里的鹅毛扇,似笑非笑地看着刘禅。
“大明江山已经病入膏肓,要么苟延残喘几十年,要么趁现在还有机会,砸烂一切,重起炉灶。”
“正所谓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干不干?这就要看陛下的了。”
刘禅的内心,也被刚刚孙传庭的话震动,主要是那句“苟延残喘几十年”。
他现在才17岁,几十年之后,说不定自己还活着,按孙传庭的说法,也就是几十年之后,大明江山就亡了,自己将再一次当亡国之君。
想到这儿,他怒吼一声:“朕绝不再当亡国之君。”
他想起了父皇三顾茅庐,与相父的隆中对,才让父皇辛苦奔走大半生,终于有了自己稳定的基地,最终开创了帝业。
此情此景,似乎跟隆中对是那样的相似。
对面这个拿着鹅毛扇的中年人,跟自己儿时记忆中的相父,是那样的相像。
如果是自己的相父,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全力支持,但这个人不是相父,他的方法搞不好就会立马天下大乱。
“孙传庭,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铲除了阉党,大明朝的财政立马崩溃,到时怎么办?”
孙传庭一边摇鹅毛扇,一边笑着说:
“阉党个个家财万贯,铲除了阉党,没收他们全部财产,足够朝廷几年的开支,足够陛下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
几人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他们不知道阉党到底贪了多少银子,但数量庞大的阉党,一个人贪几万两银子,加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袁枢接着问:
“或许陛下的新军还没有打造出来,军队就已经造反了。”
孙传庭笑道:“大明朝的军队制度,基本没有造反的可能,将士们有了足够的军饷,还有谁会造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调一支绝对忠诚的军队进京,震慑四方。”
“哪支军队?”刘禅和袁枢同时问道。
“秦良玉的白杆兵。”孙传庭说:
“白杆兵虽然人数较少,只有五千人而已,但能以一当十,可抵五万大军,对大明朝绝对忠心耿耿。”
“有他们坐镇京师,陛下想干什么都行,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刘禅接着问:“抄家所得也是有限的,朝廷的财政危机仍然没有解除。”
孙传庭呵呵一笑:
“严厉打击东林党,然后征收商税,清查田亩,改革税制,做好这三件事,大明朝将永远不会有财政危机。”
看刘禅和袁枢用不相信的眼神看着他,孙传庭笑着说:
“大明朝现在的问题是朝廷没有银子,百姓穷得要死,但广大的官绅阶层富得流油,比如我家,比如袁公子家。”
袁枢怒道:“叫你说正事儿,你扯我家干什么?父亲两袖清风,一不贪污,二不受贿,是有名的清官,你不知道?”
孙传庭又是呵呵一笑:“你们家那么多田产,那么多商铺和工坊,一年给朝廷交多少税?”
袁枢皱了皱眉头,沉着脸说:“根据大明律法,我们家不用交多少税。”
孙传庭冷笑一声:“是啊,像我们这种官绅家庭都不交税,谁来养活朝廷?谁来养活军队?”
“没有强大的军队,建奴就会越来越强。一旦遇到天灾,百姓日子就会越来越难过,你说,百姓活不下去了,他们会不会造反?”
“如果大明江山亡了,我们家的好日子,还能保得住吗?”
“所有官绅都交点税,朝廷的财政危机解决了,百姓的日子好了,大明江山保住了,我们这些官绅是不是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说得袁枢哑口无言。
半晌,袁枢才说:“只怕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官绅并不是这样想啊,再好的政策,也要这些官绅去执行。”
“官场现在是个什么德行,你不知道吗?户部出一万两银子,到将士和百姓手里,大概就只剩五千两了。”
孙传庭又是呵呵一笑:
“所以,首先要有一支绝对忠于陛下的军队,阻力在哪里,就杀到哪里,直到政策完全执行下去为止。”
孙传庭说得轻轻松松,但袁枢听得心惊肉跳。
“孙传庭,照你这样说,非得几十万颗人头落地,这些都是社会的精英,大明江山的基石。”
孙传庭冷笑一声:
“不为朝廷纳税,哪来的基石?几十万颗人头落地,总好过改朝换代,千万百姓死于非命。”
虽然听起来非常有道理,但袁枢还是觉得太可怕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孙传庭,我真没想到,两三年没见,你竟然变成了一个疯子。”
被袁枢这样当面骂自己是疯子,孙传庭也不生气,而是看向刘禅,说道:
“决定权在陛下,如果陛下能下定决心,我孙传庭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陛下不能下定决心,微臣还是回乡侍奉母亲。”
袁枢怒道:“孙传庭,你胆大包天,你这是威胁陛下?”
孙传庭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放肆了,赶紧躬身。
“微臣莽撞,请陛下责罚。”
刘禅此时还没有跟上孙传庭的节奏,还在仔细思考他刚刚讲的话,一方面他觉得非常有道理,另一方面又觉得太过激进。
他想起了当年在成都,仲父丢了荆州,父皇夷陵战败,各地反叛不断,相父仅仅用两年时间,就恢复了大汉国力。
然后五次北伐,姜维后面九次北伐,以一州之力,对抗拥有十州之地的曹魏,仍然不落下风。
他喃喃地说:
“相父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让益州百姓生活富足,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这话声音很小,旁边的袁枢和王承恩没有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但对面的孙传庭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大为震撼。
“莫非,莫非面前这个皇帝,竟然真的是阿斗?”
刘禅看看袁可立,问道:“不过,朕有一事不明,请袁爱卿为朕解惑。”
袁可立赶紧拱手道:“陛下请讲。”
刘禅指了指皮岛,说:“朕前两天看了一本杂记,上面记载,在辽东半岛这一带,都是高大的千山。”
“毛文龙的基地在皮岛,皮岛到辽阳和沈阳,中间隔着高大的天山和这么远的距离,其实,他很难对建奴后方构成根本性的威胁。”
袁可立点点头,对辽东的地形他当然清楚。
刘禅指向辽东半岛,说道:
“这里是旅顺,这里是金州,这里是复州,这里是盖州,我们现在只控制了旅顺和金州。”
“朕在想一个问题,旅顺隔山东半岛更近,周围也有很多小岛,如果扩大旅顺的实力,不就可以对建奴造成更大的威胁吗?”
袁可立大喜,“陛下英明,微臣巡抚登莱的时候,整个辽东半岛都是我大明的,所以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但现在辽东半岛我们已经只剩旅顺和金州了,所以,微臣下一步正是要加强旅顺的实力,伺机向北进攻。”
刘禅又指着辽东半岛西北部的盖州,说:
“袁爱卿,朕看到这里的地图觉得有点意思,这里是盖州,挨着的是连云岛。”
“建奴从沈阳、辽阳、经过鞍山南下,因为东边都是千山山脉,他只能从西边靠海的这段狭窄平原南下。”
“我们有没有可能,派水师登陆,占领盖州城?这样,进可以威胁沈阳,退可以保护辽东半岛。”
袁可立一听,顿时两眼放光。
“陛下英明!”
“如果我们派大军占领盖州,依托坚城和大炮,再加上建奴没有水师,而我们的水师可以连云岛为基地,源源不断地补充粮草。”
“我们再将盖州修筑成一个像宁远一样坚固的城池,沈阳就一直在我们的威胁之下,而辽东半岛就彻底安全。”
刘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前天突然看到,御书房里有一本有关辽东的杂书,随便翻了翻,再对照地图,发现一个让自己不解的问题。
没想到阴差阳错,还是一个好主意。
袁可立此时看刘禅的眼神,已经充满了崇拜。
陛下先在朝堂上玩了一手杀魏忠贤的大戏,最后却留下十恶不赦的魏忠贤搞钱,但狠狠敲打了阉党,趁机让我进京担任兵部尚书。
又找了个借口,把御马监掌印换成了自己的大伴曹化淳,掌握了一部分亲兵。
让袁枢和孙传庭等青年才俊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也为未来做准备。
而且,陛下在军事上战略眼光独到。
当我们所有人都还在对建奴畏之如虎,只想着如何防守的时候,他却根本没有把建奴放在眼里,直接绕开辽南,用水师去占领盖州这个咽喉要道。
高,实在是高!
如果刘禅知道,他现在竟然被袁可立自动脑补成一个军事天才,他肯定一脸懵逼,这个很难吗?
我不到一岁就跟子龙叔叔,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又得到相父多年的细心教导,就算扶不起的阿斗,也会变成皇帝刘禅的好吧?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朕还是没把蛮夷放在眼里。
“朕任命你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兵部的一切事务,你还有什么要求?可以一并提出来。”
袁可立心里说,我想撤去监军太监,行吗?我想要充足的兵马钱粮,行吗?
他想了想,说:“陛下,现在朝中的情况您也知道,微臣实在不想,也没有精力卷入朝堂的争斗之中。”
“陛下既然授予微臣负责兵部的全权,微臣请陛下赐尚方宝剑和十名锦衣卫。”
“陛下如果对微臣不满意,可以随时撤换微臣,但在微臣担任兵部尚书期间,不受任何人弹劾,兵部所有事情,微臣有先斩后奏、不受其他人掣肘的权力。”
刘禅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朕全都依你。”
刘禅这段时间已经对朝堂的情况基本了解清楚了,那些人除了扯皮之外,就干不了几件实事儿。
袁可立这样一个厉害人物有了足够的权力,必然能把兵部的事儿办好,至少可以保证辽东无忧。
放权,是刘禅最喜欢干的事儿,而且是放得干干净净的那种。
当然,这种情况是特指相父,至于后面的蒋琬、费祎、董允,权力没有相父那么大。
现在这个大明嘛,一锅烂粥,自己还没整明白呢。
袁可立万万没有想到,陛下竟然同意了,真是有尧舜之资的明君啊。
自己有了陛下御赐的尚方宝剑和十个锦衣卫,就可以直接杀人,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一件小事儿就扯来扯去。
而且,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谁敢惹我,我就直接砍了他,这样我就可以安安心心做事了。
虽说力挽狂澜做不到,但稳住辽东形势,老夫还是有把握的。
“微臣谢陛下信任,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这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又想起了自己的相父,因为这句话,54岁就英年早逝,活活把自己累死了。
看着袁可立已经花白的头发,仿佛看到了相父最后一次北伐,自己送相父的情景,鼻子一酸,眼圈红了。
他拍了拍袁可立的肩膀,“袁爱卿,保重身体!”
王承恩很快拟好了圣旨,盖了皇帝的印玺之后,和袁枢的书信一起,快马送到山西代州孙传庭老家。
袁可立退出了御书房,袁枢从现在开始,就跟在刘禅身边。
袁可立来了,辽东就放心了,袁枢这个文武全才的人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很快还会来一个更厉害的孙传庭。
曹化淳已经担任了御马监秉笔太监,那里有6500人的腾骧四卫。
似乎一切又在慢慢变好,刘禅又来了精神,命令方正化把几盒蛐蛐毁尸灭迹,他不能再玩物丧志。
袁崇焕和毛文龙分别进京了,刘禅只是了解了一下辽东前线和东江镇的情况,给他们每人赏赐了一匹战马,就让他们找兵部尚书袁可立去了。
兵部的事儿现在全权交给了袁可立,他才懒得操这个心呢。
秦良玉看刘禅那一脸真诚和无辜的脸,心中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误会陛下了?
“陛下,您给末将黄袍加身,这不是让末将以死谢罪吗?”
刘禅更懵逼了,“朕看你衣衫单薄,双手冰凉,所以把大氅给你披上,这跟死不死的有什么关系?”
秦良玉似乎明白了,心里说:陛下,你确定不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
身后的马祥麟、秦翼明和秦拱明这才松了口气,心里说:陛下,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吓人啊,这样真的会吓死人的。
秦良玉再次看看刘禅那无辜的脸,确信陛下不是试探,这才拱手道:
“是末将误会了,请陛下恕罪,但这件黄色的大氅,末将实在不敢穿,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禅看秦良玉坚持,只好将大氅又披到自己身上。
他突然看到秦良玉后面的袁枢,穿着一件厚厚的貂皮大衣,他用手一指,说:
“袁枢,把你的大衣给秦爱卿穿上。”
“啊?”
袁枢心里说:陛下,微臣也是刚刚从外面进来,也冷得要死。
但陛下有旨,而且秦良玉都54岁了,还万里进京,这份忠心值得钦佩。
自己才28岁,抗冻。
他解下身上的貂皮大衣,披到秦良玉身上。
刚刚拒绝了陛下的大氅,如果再拒绝这份好意,也实在说不过去,秦良玉也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多谢陛下!多谢袁大人!”
正在这时,兵部尚书袁可立带着一身戎装的成国公朱纯臣和襄城伯李国桢,来到乾清宫。
“禀报陛下,成国公和襄城伯率两万京营将士,已经控制整个京城。”
“好!三位爱卿辛苦了。”
成国公朱纯臣和襄城伯李国桢赶紧单膝下跪,高声说:
“末将誓死效忠陛下。”
两人是在秦良玉率军入城之后,才接到袁可立传达的陛下圣旨,令他们带两万京营将士控制京城。
而此时,英国公张维贤早已率领三万京营将士出城,他俩这才后知后觉地知道,京城出大事儿了。
此时,他们心中明白,在陛下的心中,他俩终究是赶不上英国公的圣眷正隆。
秦良玉也赶紧拜见这两位勋贵和袁可立这位兵部尚书,众人又对秦良玉大加赞誉。
袁可立说:“陛下,朝中还有众多魏忠贤同党,该如何处置?”
刘禅笑道:“不急,京城已经封闭,他们跑不了。”
他看看刚刚进来的曹化淳和骆养性,招手让他们过来。
两人躬身下拜,曹化淳禀报:
“陛下,在骆养性的协助下,腾骧四卫迅速控制了锦衣卫和北镇抚司。”
骆养性拱手道:“陛下,锦衣卫绝大部分中低层将领和士兵,都是忠于陛下的,末将请求,带领锦衣卫戴罪立功。”
刘禅瞟了一眼旁边的孙传庭,孙传庭轻轻点了一下头,刘禅从面前的御案上拿出几张纸,交给曹化淳。
“锦衣卫是朕的亲卫,朕相信你们的忠诚。”
“曹化淳,带领两千腾骧四卫,骆养性,带领两千锦衣卫,将这一百个阉党骨干及其家属下狱,抄家。”
“朕要特别强调一点,腾骧四卫和锦衣卫一起行动,相互监督,务必把抄家所得的所有财产,全部押解进宫。”
“若有人中饱私囊,杀无赦。”
骆养性大喜,陛下此时将这个任务还是交给锦衣卫,说明陛下还是信任他们的。
“陛下放心,末将以项上人头担保,抄家所得一分不少地押解进宫。”
安排完这件事之后,刘禅再看看御案上孙传庭写的纸条,在阉党太监抄家这一项上划了个勾。
“他们早就看出来我们的打算了,不然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长子安排到御书房来?”
刘禅大吃—惊,“相父,他们是想要知道御书房的动态?安插的细作。”
诸葛亮哈哈大笑:
“没有那么夸张,他们的家族命运跟大明朝是绑定在—起的,他们是忠于朝廷的,也都知道大明朝现在的危机,也希望大明朝能更好。”
“让他们的儿子进御书房,也是表明—个态度,他们全力支持陛下。孙承宗来了之后,估计也会把他的长子孙铨安排进御书房的。”
“孙权?”
刘禅—听到这个名字,浑身—个激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诸葛亮笑了,“不是孙权,是孙铨,不是—个字,也不会是—个人。”
刘禅担忧地问:“会不会是江东孙权穿越啊?”
诸葛亮再次哈哈大笑:“哪有这么多穿越者?陛下你想多了。”
“有他们的儿子在御书房,就可以保证他们家族继续兴盛百年,所以,他们会全力支持陛下的改革。”
“有了他们的全力支持,我们的改革措施推行下去就容易得多,不然真的很难执行下去,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官员都杀了。”
“我今天提前跟他们说,晚上英国公和袁阁老也就知道了,他们会积极配合我们的行动。”
“好,那就好,是朕多虑了。”
诸葛亮满意地点点头。
“陛下做得很好,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所有事情的关联,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做出决定。”
这个晚上,英国公府的书房,灯亮到很晚。
张之极把今天在御书房刘禅和孙传庭的话,原原本本地讲给张维贤听,然后担忧地问:
“父亲,陛下要对京营下手了,怎么办?”
张维贤看看自己的儿子,笑道:
“如果陛下的目标是我们,你觉得孙传庭会对你说这事儿吗?”
“可是,父亲,孙传庭已经说了,腾骧八卫整顿差不多了,就到京营了,我们也有很多事情经不起查啊。”
张维贤看看情绪有些激动地儿子,示意他坐下慢慢说。
“你觉得是财富重要?还是地位重要?”
张之极不假思索地说:
“当然是地位,没有地位就没有财富,有财富没有地位,财富也保不住。”
张维贤喝了—口茶,“对喽,我们英国公府传承两百多年,财富已经足够多了。”
“既然陛下有心重建大明,而且也有成功的希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陛下。”
“陛下已经给了我们缓冲的时间,从现在开始,立刻停止所有不合法的事情,把之前的事情能抹平的立即抹平,不能抹平的也要把影响降到最低。”
张之极想了想,小声说:
“父亲,陛下现在还用得到你,也需要你,等所有这些完成之后,会不会卸磨杀驴啊?”
张维贤笑了,“如果陛下的改革不成功,杀了我也没有意义,如果成功了,杀了我也没有必要。”
“你现在不要考虑其它任何事情,全力以赴协助陛下和孙传庭,要成为陛下的重要帮手,必要的时候,大义灭亲也不是不可以。”
“父亲……”张之极大惊失色。
张维贤摆了摆手,“记住我刚刚所说的话,跟着陛下,我们英国公府还可以兴盛至少百年。”
与此同时,袁可立的府邸,袁可立和袁枢父子二人在进行着类似的对话。
不过,袁可立两袖清风,袁枢对此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袁家在老家河南睢州的族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