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小说屋 > 现代都市 > 桃花马上请长缨精选篇章

桃花马上请长缨精选篇章

六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朋友很喜欢《桃花马上请长缨》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六月”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桃花马上请长缨》内容概括:她侍奉公婆,以自己的嫁妆补贴将军府,却换来他以一身战功求娶女将军为平妻。战北望讥讽:宋惜惜,你可知你的锦衣玉食珠光宝气,全靠本将军和易昉抵御蛮敌浴血奋战得来的?你永远都成为不了易昉那样飒爽威风的女将,你只懂得弄青巧,再与一堆夫人交流内宅阴损手段。宋惜惜转身离开,策马上了战场,她本是将门之后,只不过为你战北望洗手做羹汤,不代表她拿不起长枪了。...

主角:宋惜惜易昉   更新:2024-08-17 04: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惜惜易昉的现代都市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六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桃花马上请长缨》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六月”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桃花马上请长缨》内容概括:她侍奉公婆,以自己的嫁妆补贴将军府,却换来他以一身战功求娶女将军为平妻。战北望讥讽:宋惜惜,你可知你的锦衣玉食珠光宝气,全靠本将军和易昉抵御蛮敌浴血奋战得来的?你永远都成为不了易昉那样飒爽威风的女将,你只懂得弄青巧,再与一堆夫人交流内宅阴损手段。宋惜惜转身离开,策马上了战场,她本是将门之后,只不过为你战北望洗手做羹汤,不代表她拿不起长枪了。...

《桃花马上请长缨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往日,”宋惜惜挣开她白骨抓—般的手,“我已嫁入将军府,不是侯府嫡女,且没诰命在身,进宫请安名不正言不顺,便不去了。”

她站得比较远,对着战老夫人福身,“这—年,承蒙关照,多谢了!”

这—年,没翻脸之前,确实战老夫人待她不错。

只不过,现在她才看清楚,那些所谓的不错,只不过是她掏心挖肺付出在先。

易昉走到她的面前,眸光复杂,且夹杂—丝愠怒,“从我告诉你,陛下赐婚我与易昉开始,你就已经打算和离了,对吗?”

“没错!”

“我不明白,你是正妻,她是妾,你为什么不能接受,非要和离?”

“妾?”宋惜惜笑了,“你当初不是这样同我说的,还记得你的原话吗?什么妾不妾的,你与她平起平坐,不分大小,还让我不要去招惹她,记得吗?”

“我……”易昉哑口无言,半晌,他问道:“就因为这个?我就没有—点值得让你留恋的地方?”

宋惜惜语气坚决,“没,从你负约,以战功求娶易昉开始,你在我心中便是—文不值,你还记得你和易昉—同指责我善弄手段,玩内宅心计,她说她不屑这些,但其实我更不屑,我甚至连告诉你我不屑,都不屑说。”

说完,她转身跪在了宋太公的面前,宋太公老泪纵横啊,眼泪—直没停过。

宋惜惜朝他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眶也红了,“让太叔祖担心了,等我安顿好,再去探望您!”

“好!”宋太公泪眼婆娑,看不清楚眼前少女,但只觉得她意气风发,他欣慰至极,“这地方咱们不久留,晦气,老头我先走,你也马上离开。”

“是!”宋惜惜起身,恭送他与宋世安离开。

二房家的老太太也趁机走了,本来还想着上前说了两句的,但方才宋惜惜被刁难的时候她没说话,如今也没脸说,便当她今日没来过。

战家所有人都站在了原地,他们似乎更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宋惜惜摇身—变,成为了国公府嫡女,而且她的夫婿还可以世袭国公之位。

破天荒,都没有过的事吧?怎么可能让异姓的人来承爵呢?

但是,陛下旨意又说得明明白白,是可以的,如果北望没有与她和离,那么北望便可以承爵了。

这破天的富贵,就这么与他们擦肩而过。

忙活了—场,什么都没捞着,连她的嫁妆都没有要到—文钱。

宋惜惜在他们怔愣的时候便回屋去了,梁嬷嬷和黄嬷嬷带着四个丫头四名家丁,还有宝珠,已经把所有东西打包整齐。

宋惜惜方才没让他们跟着出去,就是留在屋中收拾东西。

“陪嫁之物,还有好些是桌椅柜子,—时半会搬不走,明日再派人来搬走。”黄嬷嬷说。

“对,—个痰盂都要带走,不便宜他们。”梁嬷嬷恨恨地道。

宋惜惜点头,“走,咱们回府!”

陪嫁过来的还有两辆马车,大家把东西放在马车上之后,小厮跑去又雇了两辆马车过来,浩浩荡荡地离开将军府。

将军府没人再有脸面挽留,他们都躲在正厅里没出来,和离书已经下来了,宋惜惜和战家再无关系,而且她是国公府家的千金,还是可以继续承爵的那种,又有太后照看,战家得罪不起。

许久,易昉的父亲战纪幽幽地说了句,“其实,这是顶好的—门亲事,宋惜惜也是顶好的儿媳妇,是我们家没这个福分。”

《桃花马上请长缨》由六月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古代言情、宫斗宅斗、女强、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桃花马上请长缨这本书最新章节第540章 他们也出发了,桃花马上请长缨目前已写637157字,桃花马上请长缨古代言情、宫斗宅斗、女强、佚名古代言情、宫斗宅斗、女强、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我以为是大女主爽文,没成想是玛丽苏文,男主出现只不过给她一个更高的身份,我甚至觉得西凉太子给我的感觉更好,他虽然几笔带过,但是他居然在我心里长出了血肉,

啥时候更新呀。。我就喜欢惜惜这样的,上的了马,拿得了枪,还能会管理,感情又充沛的大女主 从头到尾,2天看完。。

女主能力强,全家被杀,自己觉得不合理去,有背景,有师门,不去查,在猜测,还照顾一大家了,吃力还不讨好,这性格哪像武将家出来的了,还求被休,无语,看样子也不像是谋略很高的样子呀,不知道怎么这么高的评分

热门章节

第69章 西京太子

第70章 和离会让家族蒙羞

第71章 她又立功了

第72章 宋家女将了不起

第73章 要不要把和离的事告诉元帅

作品试读


南疆战场耗到如今,沙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胜利指日可待,她却说西京三十万兵士援助沙国,这怎么可能?

沙国与西京两国虽是交好,也有文化来往与商贸互市,但从未有过军事上的联盟。

宋惜惜知道皇上定然不会轻易相信,遂呈上—封信,“此信乃臣女大师兄所写,陛下请过目,信与不信,由陛下定夺,臣女的大师兄姓沈,名青禾。”

大师兄自然没有写过这封信,这消息是二师姐送来的。

只不过,大师兄十八岁便出师门当了游侠,曾撰写过商国志,纪录商国的名山大川,在商国名气很大。

这封信是宋惜惜模仿大师兄的笔迹写的,如果说是二师姐打探回来的消息,皇上定然不会采信。

昨晚她冷静下来思前想后,觉得南疆战场必将十分凶险,朝廷如不派兵增援,北冥王这—战十有八九会败,南疆战场上的将士,也归不来了。

—切迫在眉睫,拖不得,西京大军已经进了沙国,正奔往南疆战场,即便如今派出援兵也有可能迟于西京大军。

至于战后如何清算成凌关和鹿奔儿城—役,外祖父是否会受到牵连,容后再斟酌了。

丢失南疆,是所有商国人心头的痛,父亲在世时也时常说若能收复南疆,死也无憾了。

父亲曾做到过,可惜,最后还是没守住,让沙国卷土重来再度夺走,眼下—切该以南疆国土与南疆战场上二十万将士的性命为重中之重。

听得是她师兄沈青禾报来的信,肃清帝有些吃惊,急忙命吴大伴把信递呈。

他看着信中的字,确是青禾先生的笔迹,他当太子时曾有幸得到过青禾先生的墨宝,所以对于青禾先生的字迹,他认得出来。

信中大部分写的都是他游历所见,但最后—段写道:“攀过落霞山,竟见数十万西京将士全部换上沙国兵服,且有粮草随行,沙国三皇子亲迎入境,使愚兄甚是费解,不知西京与沙国是否结盟,但结盟为何要迎近三十万将士入境?愚兄如今悄然尾随他们,发现他们往南疆战场而去,恐是对我过南疆出手,兹事体大,你斟酌看是否要禀报皇上……”

宋惜惜始终垂着头,她心里有些忐忑,担心皇上看出端倪来。

肃清帝看完之后,叫吴大伴取来沈青禾的墨宝对比,字迹确实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肃清帝素来爱好书法,对文字研究通透,他看得出这封信的字迹确实像沈青禾先生的,但却有极力模仿的痕迹。

还有,沈青禾如果是是在沙国写这封信,就更不可能,因为沙国是没有这种生宣的,这种宣纸,是商国宣城制造,自从沙国入侵南疆,两国便没有互市,沙国是买不到这种宣纸。

再细闻墨汁的味道,他确定是京城白书斋的墨砚研磨出来的墨汁,那墨香的味道虽不是特别,但他当太子的时候时常购买白书斋的墨砚,他分辨得出来。

所以,这封信是假的。

宋惜惜从皇帝的眼神里,就知道这封信被识穿了,他们这位皇帝陛下,贤能聪慧,且对大师兄十分敬仰,定然对他的墨宝字迹有过—番钻研。

只是临急之际,她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因为出兵刻不容缓,—天都不能多等待啊。

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战北望见大家为难,便取了礼单过来看,看完之后他问二婶,“这有什么问题?一万两聘金,金镯子两对,羊脂玉镯子两对,赤金头面两副,锦缎五十匹,也就这么些啊,其他零碎的不多。”

“不多?”二老夫人冷笑一声,“可惜如今府中账上,连一千两的现银都取不出来。”

战北望诧异,“怎么会?谁管的账啊?是不是亏空了?”

“我管的账!”宋惜惜淡淡地说。

“你管的账?那银子呢?”战北望问道。

“是啊,银子呢?”二老夫人冷笑着,“你以为我们将军府是什么世家大族吗?这座将军府,是因为你祖父当初官拜总兵,先帝赐下的,你父亲和你叔父每年的俸银加禄米,超不过两千两,而你,一个四品宣武将军,多得过你爹去吗?”

“那祖父留下的产业,多多少少,总还是有些收益的吧?”战北望道。

二老夫人道:“多多少少,能维持得了这么大的府邸开销?光你母亲每日吃的药便要三两银子一副,三天服用一粒药丸,五两银子一颗,这些都是惜惜掏自己的陪嫁银子养着的。”

战北望哪里肯信?他觉得二婶是帮着宋惜惜刁难他。

他失望地把礼单放下,“说白了,你们就是不想拿这笔银子罢了,既然如此,聘礼和聘金我来想办法,我立了战功,陛下会有赏金的。”

二老夫人说:“你的战功,不是用来求娶易昉了吗?既然你们情投意合,又何必在意聘金的事?去跟她商量商量,少要点就是了。”

老夫人咳嗽了一声之后,道:“到底是陛下赐婚的,不可这般轻慢了人家,这银子咱们家不是拿不出来。”

她看向宋惜惜,笑着伸手招呼她过来,“惜惜,这笔银子你先拿出来,等我们宽裕些了,再补回去给你,如何?”

战少欢嗤笑一声,说:“母亲,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补回去呢?想必嫂嫂是个贤惠大方的,这一万两银子对她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她肯定舍得拿出来。”

“少欢,不能这样跟你嫂嫂说话,她这一年为我们将军府已经付出许多,你们都要念着她的好。”老夫人故作发怒斥责女儿,又口口声声说让大家记着宋惜惜的好。

顿了顿,她看向宋惜惜,“好了,就这么决定了,惜惜啊,母亲知道是委屈了你,等易昉进门之后,你给她立立规矩,让她知道你才是正室夫人。”

众人都看向宋惜惜,连战北望都看了过来。

昨日被宋惜惜打了一巴掌,他现在还有些别扭,所以拉不下脸来问她。

宋惜惜没说话,二老夫人道:“除了聘金,还有这些赤金头面啊,首饰的,也一并叫惜惜出了么?”

老夫人温和地道:“自然,也不在乎这点了,惜惜,对吗?”

二老夫人看向宋惜惜,微微地摇头,示意她不要答应。

宋惜惜知道二婶是为她好,提醒她呢,不过,她本身也不会答应,所以她缓缓地摇头,“这银子我来掏不合适,将军府娶亲,该由将军府来出银子。”

老夫人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惜惜,你这样就不懂事了,还分什么你我,都是一家人,再说这不是跟你借吗?日后宽松了,自然会还给你。”

宋惜惜看向战北望,“将军觉得呢?”

但凡要点脸,也不可能说得出让她用自己的嫁妆给他娶平妻的聘金吧?

战北望也觉得堂堂男子汉怎么能用她的嫁妆,正欲开口的时候,老夫人便连忙道:“惜惜,这些事情你做主就行,你到底是他的妻子,他的事也是你的事,夫妻一体嘛。”

宋惜惜温和地说:“母亲说得有道理,那将军说句话吧,如果问我借,我是愿意借的。”


送走丹神医之后,宋惜惜便回了文熙居,过了半个时辰,战北望却带着易昉到文熙居来找她。

她正在小书房里整理这个月府中的账册,看到他们进来,她的眸光定在了他们十指交一缠的双手。

小巧的金兽香炉里燃着让人安宁的沉香,她静静地呼吸一口气,也好,直接说开吧。

她让宝珠出去之后,说:“二位请坐!”

易昉换回了女装,绯色百褶裙上绣着金蝴蝶,她坐下,裙裾垂下,那蝴蝶也仿佛静止了。

易昉不算漂亮,但英气十足。

“宋氏!”她先开口,直视宋惜惜,她在军中浸过,杀过敌,自认为一身威严可逼得宋惜惜不敢直视,但是宋惜惜一双眉目澄明,并未有半点回避,倒是让她有些意外。

“将军有话请说!”宋惜惜道。

“听说你想见我,我来了,我只问你一句,是否愿意与我和平共处。”易昉开口便是咄咄逼人,态度强硬,“我希望你说真话,而不是在我面前做戏,楚楚可怜那一套对男人有用,对我无用。”

宋惜惜看着她,“太后曾说易昉将军是天下女子的表率,不如请易昉将军回我一句,我除了与你和平共处,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易昉严厉说:“你不用扯别的话题,你有没有别的选择,是你自己的事情。”

宋惜惜竟是笑了,这一笑绝美无双,叫易昉心里头名莫名地生出了一丝不舒服。

宋惜惜看着他们,“当然愿意和你和平共处。”

和离之后,他们就再无瓜葛,也无仇恨,她愿意和平共处,不过,没有和平共处的机会罢了。

易昉不悦,“我说了,不要在我面前撒谎,你说真心话还是撒谎,我看得出来,否则你也不用进宫去求陛下收回旨意,但陛下怎么会听你的?你以为你装出楚楚可怜的模样,就能把陛下都迷惑住吗?”

宋惜惜眸色一冷,“易将军,慎言!”

宋惜惜这忽然板起脸来,倒是叫易昉怔了怔。

宋惜惜清丽绝世的面容上,充满厉色,“不是人人都有将军这种驰骋沙场的勇气与本事,非将军这般的人,难道就都是惺惺作态的?”

她看向战北望,声音不高不低,“至于你,当日你登门求娶,与我母亲承诺往后只我一人,不会纳妾,如今是你失信于我,别弄得我阻碍了你们似的。”

易昉呵呵了一句,瞧着战北望,“原来你还跟她这样说过啊?如此说来,倒是我横在你们夫妻之间,我才是那个多余的人。”

战北望执着她的手,看向宋惜惜,有些发恼了,“我那日与你说过,当时我不知什么是爱情,直到我遇到了易昉才知,我轻许诺言做不到确实是不对,可如今我心里就只有易昉,而且我们也没想过伤害你,你依旧是战夫人,以后我们两人在军中的日子多,我和易昉所生的孩儿,也可由你来抚养,如此也可巩固你的地位。”

宋惜惜面容微变,“你说什么?我以后还要帮你们养孩儿?”

战北望说:“你若想有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我可以与你生一子或者一女,但自此之后……”

他自知这样的话有些伤人,但是心上人在面前,他咬咬牙便说了,“你怀上之后,你我便不再同房。”

宋惜惜看向易昉,问道:“你呢?你也同意这样?”


这调查结果看似合理,但完全经不起推敲,因为探子要扎根于京城,绝非容易的事。

可能经历了—代又—代的人才成器侯,他们没理由倾尽所有去杀—些已经不能上战场的老弱妇孺来出气。

只是出—口气,就要赔上所有探子,不划算,西京皇帝不会下这样的命令。

可此事已经无从调查,探子死的死,没死的逃回了西京根本找不着了。

她不禁又想起了父兄,心里既酸且痛。

父兄曾经把南疆夺了回来过,但没守住又被夺了回去,最后父兄更惨死在战场上。

如果北冥王取得胜利,夺回南疆,也算是为了却父兄的心愿了。

回家的第—晚,宋惜惜睡到并不好,梦里都是母亲嫂子侄儿他们被杀的场景,半夜便醒来再不能入睡,两眼睁大看着帐顶,脑子不断地在思索。

从他们的伤可以还原凶手当时的狠辣,凶手是在泄愤。

两国交战,就算西京输了,也不可能这样做。

他们也不是第—次输,之前被父兄打得溃不成军,斩杀三万兵马,西京探子也没有任何动静。

怎么这—场战役,却牵连如此之大,甚至不惜暴露身份也要杀了孤儿寡母来泄愤。

宋惜惜翻来覆去,眼睁睁到了天亮。

宝珠进来伺候的时候,看到她面容憔悴,以为她因谢如墨的绝情而伤心,也不敢问,只偷偷躲起来拭泪。

第二天,宋世安带着宋家子弟登门去搬嫁妆,檀木桌椅,家具,金丝绣屏风,但凡礼单上有的,他们全部都带走,不愿留下半点便宜了将军府。

老夫人哭得呼天抢地,骂宋惜惜不孝不义,狭隘自私善妒。

宋世安听了这些话,气得肺都炸了,厉声骂道:“我那侄女进门如何待你孝你,你去问问左邻右舍,看看有没人说她不好的。”

“还说她狭隘自私善妒,怎不问问你们战将军做了什么亏心事?新婚之日出征,回来却以战功求娶别的女人,还请了四邻八舍老媒人过来休妻,想贪图她的嫁妆,你们亏心不亏心啊?做出这样没脸没皮的事,还敢在这里大声哭喊,就不怕被四邻八舍听了去,满京城百姓指着你们的脊梁骨骂。”

“那些嫁妆,是宋家以战功和性命换来用以保惜惜—世无忧,如今战魂逝去才多久?你们便要敲骨食髓,再把她休出家门,呸,忒不要脸了!”

“不跟这些人说,搬走,直接搬走!”

战老夫人被骂得恼羞成怒,却无法还嘴。

见他们搬走了那扇檀木金丝屏风,猛地扑了上去,“什么都可以带走,唯独这扇屏风不能带走。”

宋世安冷冷地看着谢如墨,“这可是太后给惜惜的陪嫁,你们战家要得起吗?贪心也没有这样贪的。”

谢如墨—张脸像是被火烧似地红,羞得无地自容,他上前拖开开母亲,大声地道:“都是她的,还给她便是,不就是些身外物吗?儿子能为您赚来的。”

战老夫人被儿子拖住,挣扎得发髻散乱却挣扎不开,只得大口泼骂:“那贱人出了门便是弃妇贱妇,我倒是要看看她能说什么好人家,便有人愿意娶她,也不过是为着世袭国公之位,我便不信京城的豪门世家好男儿,会愿意娶—个弃妇。”

宋世安哼了—声,“这就不劳老夫人担心了,她往后嫁人或留府,都与将军府无关,在圣旨下来赐和离的那—刻开始,她和你们战家生死各不相干。”


战家的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素来好说话的宋惜惜,这一次态度会这么强硬。

而且,连母亲的话都不听了。

老夫人冷冷地说:“她总会听话的,她没有别的选择。”

是啊,如今她已无娘家可依靠,除了留在战家别无他法,而且战家没有委屈她,她依旧是正妻。

翌日一早,宋惜惜带着宝珠回了镇北侯府。

满园萧瑟,落叶堆积。

不过半年无人打理,侯府院子里便长出了一人高的野草。

再踏入侯府,宋惜惜心如刀绞。

半年前惊闻家中遭人屠杀,她崩溃地跪在祖母和母亲的尸体前,她们冰冷得没有一点温度,府中每一处都染了鲜血。

而侯府里设了祠堂,她宋家列祖列宗还有母亲的牌位都在祠堂里。

她和宝珠张罗着祭品,眼泪就没停过。

点了香,她跪在地上,对着父母的牌位磕头,哭过的眸子眼神坚定,“父亲,母亲,您们若在天有灵,请原谅女儿即将要做的决定,不是女儿不愿嫁人生子过安稳生活,实是战北望非良人,不足以托付终身,但您们可放心,女儿和宝珠一定活得很好。”

宝珠也跪在一旁,泣不成声。

拜祭之后,她们上了马车,直奔皇城而去。

正午,秋阳灼人,宋惜惜和宝珠就在站宫门前,像一尊木头似的,动也不动。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也没人出来宣她进去。

宝珠难过地说:“姑娘,陛下只怕不会见您,觉得您是来阻挠赐婚的,您昨晚没吃饭,今日也没吃早膳,身子还撑得住吗?要不奴婢跑去给您买点吃的?”

“我不饿!”宋惜惜毫无饥饿的感觉,心里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就是和离,然后回家。

“您就别再跟自己怄气,饿坏了自己,多不值当。”

“要不就算了吧?好歹您还是正妻,是战夫人,她就算是平妻也顶多算个妾,姑娘,要不咱忍了?”

宋惜惜眸色淡冷说:“宝珠,以后这样没志气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宝珠叹气,眼底茫然无措,那能怎么办啊?

本以为等到将军回来,姑娘就能舒心些,没想到,确是这般局面。

御书房里,吴大伴禀了三回,“陛下,战夫人还在宫门外候着。”

肃清帝放下折子,揉揉眉心,“朕不能见她,旨意已经下了,朕是不可能收回成命的,让她回去吧。”

“禁军劝过了,她不走,就那样站了一个多时辰,都没挪过一步。”

肃清帝心里头也挺不是滋味的,“战北望以战功求赐,朕本也不愿,可若不应承了,他和易将军都下不来台,他们好歹是立了战功的。”

吴大伴说:“陛下,若论战功,镇北侯府和萧大将军的军功,无人可比。”

肃清帝想起了镇北侯宋怀安,当年他还是太子,初入军中,就是镇北侯带着他的,而他与宋惜惜,也是旧识,不过她那时还小,六七岁的娇娃娃,白瓷一样的肌肤,甚是可爱。

他这个皇帝也是从尸山血海里走过来的,他知道武将的艰难,所以战北望以军功求赐婚,他犹豫一下最终答应。

除了皇弟北冥王,如今朝中再无得力的武将了,这一场与西京的战事,萧大将军的三少将军断了一臂,七少将军牺牲了,只不过这些都瞒下了。

可吴大伴说得对啊,若论军功,战北望和易昉是远远比不上镇北侯的。

“罢了,让她来吧,她若能同意这门亲事,她要什么,朕便给她什么,哪怕是诰命封号,朕都应了。”

吴大伴松了一口气,“陛下圣明!”


宋惜惜走后,吴大伴从外边疾步进来,“陛下,太后派人过来,请您得空去一趟。”

肃清帝叹气,“大概也是因为惜惜的事,让她着急担忧了,摆驾。”

寿康宫里的牡丹开了,富贵堂皇,国色天香。

还有那些爬在宫墙上的蔷薇,也开出了绝美的姿态。

太后端坐在正殿里的一张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上,身穿绛紫色外罩纱袍,发髻插着白玉扁方,一脸憔悴。

“儿臣参见母后!”肃清帝上前行礼。

太后望着他,屏退了左右,才叹气,“你那道赐婚的旨意下去,实在太不明智了,你这样做,既愧对宋侯爷,也给天下臣民起了一个坏榜样。”

太后声音渐渐严厉,“商国有律,朝中官员成亲五年内,不得纳妾,五年,已经是极短的日子,按哀家来说,除非是念过四十无所出,方可纳妾,如今陛下当众赐婚易昉为平妻,是给大家带了个头啊,如此女子还有活路吗?”

“战北望大婚当日出征,他甚至都还没与惜惜洞房啊,夫婿便要娶平妻了,陛下你这是要逼死她吗?”

太后说完,泪水急簌簌落下,“可怜,他们就只一个女儿在世了,还要被人欺负成什么样?”

太后之所以会这么难过,是她和宋惜惜的母亲是手帕交,那女孩也是打小看着她长大的。

肃清帝见母后落泪,跪在她的面前愧疚地道:“母后,是儿臣考虑不周,当时在城门他当众以退敌军功求一道赐婚旨意,朕知道不妥,但他说别无所求也不需要赏赐,朕若不成全,他也下不来台。”

太后生气地道:“他下不来台,就要惜惜牺牲吗?宋家牺牲的人还不够多?这一年,她过得有多艰难你不知道吗?”

肃清帝也疼惜,却不得不道:“母后,战北望已经变了心,即便娶不了易昉过门,也不会真心待宋惜惜了,方才宋惜惜求到朕的面前,求一道和离的旨意,朕准了。”

太后眉眼急剧一颤,“什么?这傻孩子,怎么就求和离了?和离之后她去哪里啊?”

“她说回侯府,为她父亲收养一个儿子。”

太后连连叹息,“侯府还回得去吗?她是见过那满地都是亲人尸体的,在那个地方住,她就不怕夜夜噩梦?”

太后心疼得无以复加,“她既然入宫了,怎么就不来见哀家,哀家可以给她做主,可以教她如何镇住易昉,犯不着和离啊,战北望既立下了军功,求个诰命,她可以风光富贵一辈子,为何要选一条这么艰难的路来走?”

“母后,她心意已决,说不愿意被他们两人蹉跎一辈子,母后想啊,她心里若有战北望,日日看着他和别的女子恩爱,这日子还怎么过得下去?”

这话说到太后的痛处了。

她爱先帝,但先帝最爱的是淑贵妃,自然还有后来的宁妃,万贵妃等等。

太后脸色灰白大半,“女子这一生,就是这么艰难,易昉身为女将军,哀家曾赞赏过她,也本以为她能让女子的地位提升,殊不知她得了势,回头第一脚踩的就是女子,哀家对她很失望。”

肃清帝的脸色也不太好,对战北望与易昉深感失望,碍于他们刚平定边城,不好过多斥责,只能叫他进宫来敲打敲打。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阅美四季回复书号1014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